第03版:理论与实践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传承和发扬吉商精神
为文明古国复兴提供中国方案
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6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周知民

核心观点:“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穿全篇的主旨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归根到底,就是要求全党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始终从严管党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科学概括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号召全党同志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面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我们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翻开历史画卷,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到十月革命为庶民的胜利带来了曙光;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概括并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到在改革开放时期,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的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传家宝不能丢,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也使我们党以鲜明的特色屹立于世界政党之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那样,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我们党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的梦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如何实现?需要我们走入群众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切实行动,才能实现。历史和实践证明,能否汇集和凝聚这磅礴力量,与群众路线实现的速度、力度和广度成正比。党员干部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领路人,只有切实走群众路线,才能在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条件下,把群众的发散式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起来,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追求。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事关我们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一个政党的先进,在于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政党的活力,在于党群关系的和谐;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党群关系的可持续性认同、稳定性进步和制度性的沟通与互动。中国共产党在95年的建设发展中始终保持了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关键在于我们党修炼成了独特的核心能力——加强党群关系建设。始终把党群关系建设作为政党建设目标的重要构成,并且始终矢志不渝坚持;始终把党群关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整体布局的灵魂内容,作为联结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枢纽;始终把党群关系建设作为检验党的建设水平和成效的最具价值的核心指标,确定为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要解决好党群关系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正是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和新挑战,提醒我们党,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带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特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创新,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与时俱进。在95年的建党实践中,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和确立了群众路线理论体系,并且自觉加强党群关系建设。从理论层面讲,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贯穿和渗透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从实践层面看,党始终以高度的清醒和自觉性,坚持用党的群众观教育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而且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的命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眼光、忧患意识、人民情怀;把握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要点。抓住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有效途径;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成效所在。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