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斌
从毕业到创业他经历了困惑与彷徨的抉择,从创业到致富他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他凭着自己的睿智、勇敢、勤劳、坚强,努力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进性。他就是家住沿江镇东二龙村的养殖大户王洪宇。
2010年初,镇里要在镇上搞个畜牧小区,鼓励个人投资,镇里给予适当的补贴,他觉得这是他创业的绝佳机会,决心把握这次机会闯一次。周围的邻居和亲戚都说他是穷折腾、瞎胡闹。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他还是坚信:成功要靠自己努力争取才能得来。创业之初,他只有几万元的存款,而投资畜牧小区要20几万,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将自己的房子做了抵押,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再加上镇里的补贴,总算凑齐了20万。说干就干,他开始请瓦匠,盖畜舍,在此期间他白天上班,下班后还要监督畜舍的质量,亲自跟进度,他一心希望畜舍尽快建成,尽快投入,经过20多天的努力,畜舍终于建成,他自己也累得瘦了一大圈。但是看着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他心中充满了甜蜜与希望,他憧憬着猪羊满圈的情景,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
畜舍建成后,他先购入了45头母猪,又远赴山东购入了30只母羊。此后,每天面对调配饲料、防疫治病、清扫畜舍等繁重工作,王洪宇却乐此不疲,看着母猪和母羊一天天长大,有的已经怀上了猪崽和羊崽,他心里无比甜蜜,更坚定了创业的信心。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平坦,9月份,他发现有几只小猪崽身上出现了红点,并且伴有厌食的症状,他马上请了村里的兽医,兽医诊断小猪崽患了高热病,并给开了药方,他按照兽医的药方和嘱咐按时给小猪崽服药后,症状不但没有明显减退,还有猪崽出现了死亡。这下他可急坏了,四处打听有效治疗办法,当听说大安有个专家治疗猪崽高热病很有办法后,他马上打车前往大安请来了这位专家,经过专家的诊治虽然猪崽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最终还有120多只猪崽死亡,直接损失5万多元,这让王洪宇非常痛心。
此次猪崽死亡的事件给他敲响了警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养殖技术还十分的欠缺,他马上购买了养殖方面的书籍,开始潜心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5年多来,他摸索出了一套经验,认为要想搞好养殖,既要懂技术又要细心、勤劳,只有这样才能把养殖业做好。为了掌握更多的经验,他从畜舍的清理、猪体羊体的卫生保持、饲料的搭配都亲自动手。日复一日,天天坚持,在他的照料下,他家的猪舍羊舍都特别卫生,大大降低了猪、羊的患病率,除此之外,他每天还细心观察猪、羊的食量、活动规律及动态,这样如果它们患病就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同时,到了什么季节该做什么样的疾病预防他都做到了心中有数。王洪宇凭着一股韧劲儿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镇党委的帮助下,利用5年的时间建立起了4万平方米的养殖基地。基地现在有纯种小尾寒羊400余只,繁育母羊300余只,存栏繁育母猪100余头,年出栏育种猪、崽猪2000余头,年收入50余万元。
王洪宇的科学养殖获得成功,本地和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慕名前来向他请教,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大家,一次没学会多次拜访的,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认真对待。他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要是能带动全村乃至全镇的人共同致富才是他最大的追求与幸福。
王洪宇包保东二龙村李树全、王录和张文君三户贫困户,在脱贫工作进行期间,多次到户走访了解贫困户实际困难,并帮助贫困户解决存在的难题。在走访期间,王宏宇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及贫困原因,并与贫困户探讨脱贫办法。经过多次走访,拉近了与贫困户的距离,并对所包保的贫困户进行了分类。对一类、二类及三类贫困户进行了整理,进行一一帮扶,并带动贫困户搞起养殖业。
王洪宇通过细心的安排和分析,帮助贫困户解决了许多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他的精心指导和带动下,今年又有许多村民搞起了养殖业,王洪宇的成功掀起了沿江镇创业致富的新高潮。他还通过低价出售猪崽,帮助村民发展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