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经她手办理的户口业务近10万件、身份证件20余万张,全部做到及时准确、无一差错,群众满意率百分之百。她叫辛策,是白城市公安局洮北分局户政大队教导员。“她没有架子,办事公正,态度也好,就拿我们当自家人一样看待。”跟她打过交道的群众都这样评价她。
面对难题从不逃避,尽心尽力帮群众解决困难
户籍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稍有半点差错,就可能会给群众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辛策一直牢记这一点。洮北分局户政大队工作内容繁杂琐碎,人员少、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工作环境枯燥、业务性质单调复杂、办事群众络绎不绝、苦事难事闹心事俯拾即是,但她从来没退缩逃避过。工作中,辛策不断总结经验,挖掘户籍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六声工作法”,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受到表扬有谢声、做错事有道歉声、委托事宜有回声,真正做到了“工作有承诺,服务有文明、办事有效率”。
“姑娘,我刚从乡下来,给大学毕业刚找到工作的孙子办户口,半路车坏了晚点了,孙子那边要的很急,能耽误一下你的时间吗?”那天下午,辛策刚要下班去学校接孩子回家,一位老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户政大队说。她没有丝毫犹豫,马上返回岗位,迅速帮助老人办完了业务。当她急匆匆地赶到学校时,门口只有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那里,笑呵呵地说:“妈妈,你今天又来晚了。”辛策无比心疼:“孩子,对不起,刚才有个爷爷有急事办户口,所以妈妈就耽误时间了。”孩子懂事地点点头。
工作15年来,为了让群众早些办成事,辛策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累计达到近万个小时。
“我的职责是管理户口,不是乱改户口”
辛策常说,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是组织赋予的,不能违规违法乱用,必须秉公执法、按章办事,这样才能成为一名让党和人民放心、让组织、领导满意的优秀户籍民警。
2015年4月,一位高中同学找到辛策,说亲属的孩子想当兵,差点岁数,让她帮忙改一下年龄,还拿出600元钱塞到她的包里。“我的职责是管理户口,不是乱改户口,乱改户口是违法的。钱你收起来,违法乱纪的事我坚决不能干!”辛策当场拒绝了,那位同学红着脸离开。
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该做的事,必须做好。2015年6月6日,一位男青年来到户政大队,说孩子的出生日期弄错了,想更改一下。辛策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耐心做了解释:“更改出生日期必须先到户籍所在派出所办理审查手续。”还没等她说完话,男子便火冒三丈,说了些难听的话。周围办事群众纷纷指责男青年:“辛警官多有耐心啊,你也太不懂礼貌了。”男青年脸红了:“算了算了,我哪天再来吧。”说完转身要离开。这时,辛策却叫住他:“请你等下,如果你信得过我,就把你手里的相关材料留下,我帮你办理。”男青年不好意思地把材料交给辛策。经过层层把关审核,几天后辛策为男青年的孩子办完了更改出生日期的业务。男青年来户政大队取走户口簿时,十分歉意地说:“大姐,那天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也向你表示真诚的谢意!”
慧眼识破可疑男子真实身份
工作中,辛策心里时刻想着群众,事事想着群众,处处方便群众。居民李金玲多年前去北京打工时遭遇车祸致残,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一天,她的家人给户政大队打来电话求助,李金玲的身份证不慎丢失,而办理伤残保险赔付又急需身份证。了解情况后,辛策特事特办,立即与李金玲在北京的暂住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并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李金玲到暂住地派出所照相,随后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洮北分局户政大队,顺利补办了身份证。
在辛策眼中,群众就是亲人,亲人有了急事,必须全力以赴帮助解决。一旦遇到犯罪嫌疑人,她也毫不含糊。2013年冬季的一天,户政大队来了一名男子,说要办理身份证。男子叫武某,他神情紧张,四处观望。辛策觉得这人有问题。随后,她不声不响地把男子相关信息输入电脑,通过对比核查,发现此人是天津市公安局网上通缉的在逃人员。辛策不露声色,找借口拖延时间稳住了对方。同时,她示意其他同事赶快去找增援力量,几名刑警很快赶到现场成功将武某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