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洮北区洮河镇大六家子村集约的690公顷耕地上,稻谷已经成熟,清风徐来,低垂的稻穗随风摇曳,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道道美丽的波浪。
大六家子村党组织书记赵洪雨兴奋地告诉笔者,再过一个月,水稻就能收割了,村里325户村民将迎来丰收年,190户贫困户今年将全部实现脱贫。
大六家子村土地贫瘠,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80%以上的土地盐碱化导致粮食产量低、品质差,有时候农民辛苦一年,秋收后一算账,连种子、化肥和人工钱都出不来,村民王武说:“以前种旱田,遇到干旱季节,井少,灌水跟不上,一年下来,入不敷出,甚至赔钱,我最多的时候赔了40多万元。”
洮北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村党支部多次开会研讨、入户调研,针对多数贫困户因致富无门路及种植结构单一而造成的贫困现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农民土地入股集约合作社,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零散土地集合起来统一规划布局,改造成高产水田,并以每公顷1.1万元的价格包给村里的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采取全程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等措施进行集约化种植。今年,大六家子村325户村民全部参加了土地集约,集约后的690公顷耕地,每公顷土地的收益将由4000至5000元增长到1.6至1.7万元。
齐凯是今年村里水稻种植大户,往年,他只承包5公顷地,以种植玉米为主,每年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开发水田后,齐凯决定大干一番,承包了35公顷水田。“第一年种水田,超出了我的预期,没想到长的这么好,颗粒这么饱满,预计今年纯收入在25万元左右。”提起今年的收成,齐凯高兴地说。
土地集约化经营管理不仅圆了大六家子村贫困户的脱贫梦,还把400多名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在保证土地集约收入的同时还增加了非农收入。
贫困户赵铁军算了一笔账:“我家里有9亩多地,妻子有哮喘病,我和儿子终年都在地里忙碌,脱不开身,除掉生活费和医药费,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将土地拿出来入股到合作社,自己还能在合作社里做零工,在家门口就能领到双份工资,儿子外出打工,全家一年的收入预计能超过3万元。”
“今年,我们村仅土地收益就将增加759万元,加上务工收入近600万元,人均收入可达到1.4万元,是土地集约前的5倍。”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村里的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让这片贫瘠的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让大六家子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