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艺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生命之旅中的玉泉
宽容不是软弱
向海古榆
白城市第一届机关干部运动会感赋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6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生命之旅中的玉泉

□李万良
 

辰龙荷月,接一学友电话告知:中学时的老同学李玉泉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并于翌日坐棺入殓。

对于急症身故,并未践行“谁先走,生者必送一程”的诺言,深表抱憾。同时,为君岁届花甲早逝而扼腕痛惜。

斯人已去,泪雨滂沱,历历往事,袭上心头。

玉泉是建国初出生在大赉城的回族男孩。1964年,他考入了当时的大安县农业中学,即后来的大赉中学,与我们这帮同是偏科生的少男少女,计50余人编为一个班,接受三年全日制初级中学的教育。

因天性腼腆,玉泉小时候就不爱说话。当时,学校在大赉城东南骨胶厂的西侧。冬季,离家远的同学都用饭盒带些高粱米、大饼子等,午饭时,同学们把带来的饭菜放在班级取暖的火炉上热一热,有的同学还带点猪大油、大酱、大葱等。一次,当玉泉打开饭盒,刚吃一口饭时,立马觉得不对味,他愠怒地说了一句:“这是谁干的?”然后就把饭盒里的高粱米饭倒进炉膛里。

时任副班长的我,知道这是“恶作剧”的人,将猪大油拌进玉泉的饭里,这是回族人的大忌。我就怒冲冲地问:“这是谁使的坏?”在场同学谁也不承认。为息事宁人,把我带的两个大饼子给他一个,以解决他的午饭问题。

1966年,我凭借祖上三代佃农、政治可靠和优秀体质,被吉林省长虹中学(中专体制,亦称吉林省滑翔员学校,隶属解放军第九航校代管)录取为滑翔学员,实现了仰慕已久的“蓝天梦”。可是入学不久,“文革”开始了,一纸文件令我们“返乡闹革命”。从此,我又与玉泉等师生们闹了两年“革命”。

1968年初,恢复服兵役制,玉泉参军在辽宁大石桥服兵役。我再度选飞,到长白山服役。从此,我们俩天各一方。3年后,他复员回乡,被安置到一家企业工作。我在部队一干就是10个年头,直到1978年转业回乡。

刚转业回乡时,可苦了成家需养家持家的我。年近30岁,什么托坯、盘炕、打柴禾,清一码儿不会。玉泉早已成家立业,他心灵手巧,一米八的大个儿,又有一身好力气,干这些活就像变戏法似的。一次,我到木材公司和柴禾市买柈子、柴禾,他知道后,就到东江湾打了满满一车的小叶樟和蒿杆儿送到我家。尔后,还时不时的给我家送点废草袋、破萝筐什么的,成全了我这个既笨又懒的人,解决了我家冬天取暖烧柴的燃眉之急。我的回报就是利用在商业局工作的便利条件,为他弄点好烟、名酒和当时在计划经济年代凭票供应的自行车、缝纫机等紧俏家用日用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时同学相聚或是在外地的同学回家乡,我们就搞个小聚会,最初考虑玉泉是回族,在饮食上有忌口,不便让他加入。一次,玉泉真诚地和我说:“万良,我很想这些老同学,你们再聚会时,招呼我一声,只需给我弄一瓶清真罐头就行。如果轮到我请,我请你们吃牛腱子肉、涮羊肉……”从此,玉泉就成了我们聚会餐桌上的一员。到他安排时,果不负其言,他千方百计地调理伙食,大家都爱吃他安排的熘胸口、扒口条和满口留香的涮羊肉。

40年前,玉泉娶了位白净漂亮的同族杨氏为妻子,后育有一子一女,日子虽不算红火,但过得很温馨,两口子相亲相爱、体贴包容。工作20年后,玉泉下岗了,为挑起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6口之家的担子,他四处打工找活干,甚至给人家盖房当小工、扛沙子水泥。十几年前,他选择到菜市场卖菜这一行,每当我和同学去晨练时,可别见到他,见面他就给菜,本来卖菜就不挣啥钱,我们去再给拿菜,我们都不好意思了,有时害得我不敢见他的面。出于友情,我曾多次拿钱委托他人去买他的菜,一是让他有个小小的收入,二是也算尽了同学之情。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2013年夏,在学友方景波的召集下,我们原大赉中学1967届初三一班的同学,举办了一个“同窗五十年”联谊会,30余名师生相见,悲喜交加,相拥而泣。可这一次同学会,却缺少了玉泉。面对半个世纪的一聚,满目沧桑的同窗好友,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多年前,玉泉一句“很想这些老同学”的怀旧之词,尚能在50年后的今天得到践行,那该有多好啊!他一定会像大家一样愉悦欢度这美好的时光,体验着健康真好,活着真好的感受。

玉泉生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似乎浑身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每逢见到他,总是汗津津的,属实是冷风吹不干他身上的热汗。所以,他的生前好友都异口同声地说,他是积劳成疾而故的。言至如此,玉泉,你也该安息了!

玉泉是我平生要好的同学之一。他是善义之人,是聪慧之人,也是多情之人。问一声,玉泉,你在天堂还好吗?愿我等有缘之人,来生再见,延续友情!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