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披荆斩棘谋跨越 破茧成蝶谱华章
洮南市打造“2+N”畜牧产业扶贫新格局
全市巡视整改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图片新闻
市(区)调整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
我市提前开栓供热
洮北:秋收“大舞台” 农机唱“主角儿”
市侨联、解放军第521医院为教师献爱心送健康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洮北:秋收“大舞台” 农机唱“主角儿”

●王维俊
图为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庆丰村农民正在用农机收割水稻。 姚丹摄
 

金秋十月,丰收在望,各种农作物已进入收获的季节。在洮北区阡陌纵横的田野里,处处可以看到各种收割机来往穿梭,机械化收割在这紧张忙碌的秋收时期挑起了大梁,唱起了“主角”,成为今年秋收的主力军。

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每年的秋收时节都是农民最繁忙的时候。但今年,在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庆丰村的大地里,却很少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只见数台大型玉米收割机在农机手的操作下正撒着欢地来回奔跑,穿梭在丰收的田野里。

庆丰村农民王建坐在地头上悠闲地看着大型玉米收割机给自家收割玉米,在轰隆声中,只见这个“大家伙”张开双臂,一排排金黄色的玉米被卷进机内,瞬间秸秆被粉碎还田,金黄色的玉米穗则进入收获仓,一派热闹的丰收美景尽现眼前。

“这玉米联合收割机真是个好东西,用了它,我们不用那么累了,收穗、剥皮,秸杆粉碎,一下子全部完成,可真比原来省事多了。以前都是人工扒玉米,一个人一天顶多能扒一亩地,现在好了,用这台玉米收割机一天能收割100多亩,我家40多亩玉米没用上半天就收完了!”说起这机械化收割的好处,王建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现代化,以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为重点,加大玉米收割机械示范、推广和引进力度,玉米机械化收割呈现全面铺开、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区农机总动力突破135万千瓦,玉米收割机已达1514台。预计今年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面积占总面积的85%左右。”洮北区农机推广站站长董亚娜介绍说。

在德顺蒙古族乡德顺村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轻扬,国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手们驾驶着水稻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机器“隆隆”急驰而过,黄澄澄的稻谷“沙沙”的流出,眨眼的功夫就完成一片水稻的收割、脱粒、装车一条龙作业。

“我种了3垧多水稻,往年雇用人工收割得七八天才能割完,劳动强度大不说损失也不小,现在用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完,真是省时、省力还省钱,农业机械化就是好啊!”农民王国清高兴地说。

“由于收割机速度既快又好,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劳动力,备受农民的欢迎和喜爱。我们合作社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在秋收时节成了香饽饽,抢手货,这几天活儿特别多,今天和明天都排满了,有不少农户都提前一个月预约了,他们都希望水稻早点收完,能够卖上好价钱。”国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国军一边指挥收割水稻,一边介绍今年水稻收割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实施‘旱改水’工程,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9万亩。为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我们加快了以德顺蒙古族乡、洮河镇、金祥乡水稻主产区的全程水稻机械化技术推广,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并加大农户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农民购机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甜头,认识到了机械化生产的好处。截至目前,全区水稻收割机已达2565台。”董亚娜介绍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