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二十四载不辍耕 丹心育人一腔情
烛化意更稠
通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育才分局
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执法检查
图片新闻
偷盗进行时民警抓现行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6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四载不辍耕 丹心育人一腔情
——记白城市关工委原主任、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刘井泉
 

编者按

按照市委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部署,为推动全市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励老同志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改革发展;弘扬核心价值观,点赞中国精神;弘扬优良传统,激发社会正能量;传承家风家训,服务奉献社会;引导老同志积极发声、扶正祛邪,展示社会进步的主流,传播时代的主旋律,营造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本报自今日起开设《老干部风采》专栏,陆续刊登我市的全国和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其中,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名;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16名、先进集体6个)。

刘井泉,男,汉族,1929年12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庆安镇。1947年12月参加革命,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12月,时年62岁的他从吉林省政协白城地区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的岗位上离休后,担任白城市关工委主任,一干就是24年,今年年初转任市关工委顾问。24年来,他孜孜以求,耕耘不辍,业绩不凡,先后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及“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称号和奖项。市关工委先后三次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四次被省关工委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刘井泉作为市关工委的掌舵人,在上任初始就当先思考着关心下一代工作如何做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篇文章。他深知这关系到关工委的长远发展,更是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前提。他带领关工委驻会一班人,倾心倾力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探索实践路径。在通榆县原耀东乡调研时发现了一个自找对象、自选内容、自定时间、自择方法的青年农民邓小平理论“四自”学习小组,他当即予以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农村青少年中推广开来。经过多年的组织、总结、宣传、推广,至今全市“四自”学习小组发展到1858个,参加学习的青少年多达20583人,经常参与“四自”学习活动的“五老”人员达到3364人,覆盖了乡镇的所有村屯和较大自然屯。此经验受到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充分肯定,并被中宣部106期《宣传工作》刊发。近些年来,他又探索总结出依托“四自”小组培育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先进经验,通过试点示范推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发展至786个,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

刘井泉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在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组织全市各级关工委广泛开展了“老少共筑中国梦”“学雷锋,学党史,爱国家,爱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直接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人数多达23000余人。他还在本市学习推广白山市“绿色家园”经验,组织各级关工委在社区、村屯、学校、企业按“绿色家园”模式建立了3+1、4+1帮扶帮教小组。即每个帮扶帮教小组有一名基层干部、一名“五老”人员、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名公安政法人员,并签订责任书,落实包保责任。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绿色家园”模式帮扶帮教小组1025个,入园青少年3221人,其中有劣迹的282人,经帮教已促使215名明显转化,把数百名沉溺于网吧的青少年从“网瘾”中解脱出来,让30余名因迷恋网吧而失学的少年重返课堂。

今年,刘井泉已经87岁了,离休这二十多年来,一直为关心下一代事业耕耘着、付出着、忙碌着,充分展现了一名老干部信念不移、奉献不止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他“二十四载不辍耕,丹心育人一腔情”的心愿。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