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薄秀芳)“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本着这种观念,白城市工商局作为包保部门,在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洮河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的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做法,取得了明显效果,呈现出村风、家风极大改观,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儿女孝敬赡养老人的可喜局面。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贫困村干部群众不但没有等、靠、要思想,而且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实施项目的干劲高涨。
对贫困户思想观念精准识别。搞清楚贫困户的所思所盼,对症下药。对有“等、靠、要”依赖心里的群众,灌输贫穷可耻的观念,帮助制定脱贫计划;对丧失信心得过且过的群众,重新激发潜能和动力。为达到预期效果,组织贫困户到自然条件相似但发展较好的村屯参观学习致富经验和做法;请农业专家、学者到村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使贫困户尽快掌握一到两门农业科技技能,力争达到“技能提一步,收入提一档”的效果;制定“精神扶贫工作方案”,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开展“一帮一,四帮一”帮扶活动,建立全方位捆绑式帮扶措施,引导贫困户尽快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贫困村开展“种地能手”“五好家庭”“好婆媳”“孝心儿女”“文明卫生家庭”创建评比活动,科学制定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村民道德教育,有效遏制赌博、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树立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新农村风尚。
抓好党建促扶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他们协助村“两委”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帮助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真正把村党支部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热情,广大群众通过贷款、自筹资金等方式,在已经竣工的23栋蔬菜大棚里种上了茄子、豆角等蔬菜,现已上市销售。洮河村的群众对脱贫致富信心满满,他们仿佛已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日子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