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车宣)秋收后,在洮南市车力蒙古族乡各村屯,随处可见农户们晾晒制种玉米的场景。如今天气冷了,村民们将晾晒好的制种玉米装袋,源源不断运往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基地,村民们都说:“这可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金种子啊!”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车力蒙古族乡将强基础兴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增收做文章,探索出了一条务实、高效促农增收的新路子。
该乡利业村党支部书记路智江是发展经济的能手,早在2009年他就成立了车力蒙古族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合作社已经成为吉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于是,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玉米制种产业自然成为了车力乡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之一。
乡里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全乡7个村落实玉米制种面积2140公顷,可带动贫困户249户 ,每公顷可增收5000至10000元,年底即可保证174户、342人脱贫。
合作社理事长路智江说:“我们合作社的壮大发展离不开乡里的大力扶持,现在合作社有规模了,帮助乡亲们脱贫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我们吸纳了249户贫困户,从种植到技术全程指导,让老百姓零风险。此外,我们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玉米种子,力争帮贫困户尽快脱贫。”
发展特色养殖是该乡精准扶贫的又一途径。乡里争取资金130万元,建设了育肥牛标准化养殖园项目,该项目可养殖育肥牛200余头,年底收益分红给贫困户,可实现人均增收800元,带动147户、244人。
乡里领导说:“我们的红提冷棚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明年可投入使用。肉鸡养殖项目也正在实施,总之,我们将不遗余力做大做强乡里的特色优势产业,不落一人,尽快让所有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