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艺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母亲,您是我学习的榜样
人比人
相聚在 湿地莫莫格
逃避生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6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您是我学习的榜样

□马继超
 

7月18日,老母亲像往常一样,早晨喝了一碗大米粥,吃了大半碗鸡蛋羹。上午10时左右,母亲突然出现呼吸急促,二弟见状急忙做人工呼吸,在场的大儿媳马上拨打了120电话。市医院救护车很快赶到,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但终因抢救无效而去世。母亲的生命年轮永远定格在了80岁。亲人们说母亲:“一顿饭没少吃,一点罪没有遭,这是修来的福。”但给儿孙和亲人们带来了撕心裂肺的痛。

母亲张秀兰,1937年8月16日出生于长岭县城西郊一个富裕的家庭。母亲从小聪慧过人,16岁考入德惠专区卫生学校护理班,18岁分配到长岭县医院做护士工作,直到在长岭县第二医院退休。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她始终以仁爱之心从事护理工作,一直在抢救重患、护理病人、救死扶伤中默默付出,把美好年华和满腔热忱献给了医疗护理事业。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学习母亲一生勤奋。母亲从小就爱学习,参加工作后更是加倍用功学习。在县医院安排下,她多次参加上级卫生院校举办的专业培训,充实自己的护理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同时还参加一些医护观摩活动,学习先进护理经验,增强自身的护理能力。她节衣缩食自费购买护理书籍,工作之余仔细阅读,还做了学习摘要,以备日常护理工作之需。母亲一生勤奋好学,护理技术精湛,还写得一手好字。她的榜样力量影响了我们所有子女,是我们热爱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母亲的鼓励下,子女们先后考上了中专和大学,有了稳定工作,这与母亲的示范作用是分不开的。

学习母亲一生节俭。1956年,母亲同在长岭县公安局工作的父亲马密林结婚,因父亲是家中唯一男孩,婚后就把我爷爷、奶奶从伊通农村接来一起生活,直到养老送终。父母一生养育我们6个子女,再加上两位老人,当时家里有10口人。对于母亲来说,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很大。为贴补家用,母亲在医院经常值夜班,而每晚补助的3角钱她从来不花,总是积攒下来用于家里支出。母亲的一生很少自己买过时尚服装,上班时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再补。记得在我工作之前,家里很少吃炒菜,总是吃炖菜和咸菜,只是过年时多炖几个菜。母亲的节俭精神感染了我们,即使以后生活好了,我们这些子女也不忘过去的艰苦生活,不忘勤俭持家。

学习母亲一生坚强。母亲看上去柔弱,实际上特别刚强,无论遇到什么坎坷,她都能泰然处之。上世纪70年代初,母亲左肾长了一个肿瘤,1974年在省医院手术切除了病灶。不料10个月后,在同一位置又长出了肿瘤,不得已做第二次手术,整个左肾完全摘除。伤口刚愈合,母亲就回家上班了,从她的表情看,根本不像一年内做过两次大手术的人。虽然母亲只有一个肾,但工作起来照样兢兢业业,一点也不含糊。正是这种坚强品格让她多活了40多年,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这代人。无论遇到什么逆境,我们都像母亲那样,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从不畏惧退缩。

学习母亲一生乐观。母亲性格开朗,是个乐天派,无论遇到什么烦事难事,她都能笑脸面对。记得是1969年冬天,县医院一些大夫、护士响应号召下乡为农民兄弟送医送药。当时有的大夫、护士不理解,甚至怨天尤人,不愿意下乡。母亲也在下乡名单中,但她没有任何不满,而是面带笑容坐上大客车,落户到本县最西北的七撮公社卫生院,一干就是6年,直到1975年12月,重新分配到长岭县第二医院即太平川镇医院工作。母亲常说:“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不要想不开,一切会过去。”正是这种乐观心态,使她在做过大手术后很少再有毛病。退休后更是心宽体胖,多次外出旅游。只是10年前患有糖尿病后,特别是去年她突患脑溢血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但在二弟、弟媳、妹妹、妹夫及各位儿媳的精心照料下,母亲花白的头发慢慢变黑,有时还到广场锻炼锻炼。每到周六周日,儿子儿媳都陪她打麻将。母亲那些乐观幽默的话语,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也陪伴她度过了晚年最幸福的时光。

学习母亲一生助人。母亲自己一生节俭,但帮助他人从不吝啬。记得母亲在农村卫生院工作时,经常无偿为农村患者打针送药。同村的几位慢性病患者需要连续几个月或者是常年打针,母亲从不怕麻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漫天,她总是提前赶到患者家里,烧好开水消毒针头,按时为患者注射,临走时还要安慰和鼓励患者,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她的热心护理下,这些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基本上没有外出治疗,都在当地得到了康复,重新走上了生产一线。她的无私奉献赢得了农民患者的一致赞誉。多年以后这些农民还到家里看望她,念念不忘她的善举,称赞她医术高明、心地善良……

父亲离开我们3年来,母亲一直由二弟、弟媳照料,期间的辛苦劳累和超常付出常人难以想象。遇有外地工作的子孙和亲属来白城看望母亲时,二弟和弟媳就搀扶她下楼,用轮椅把她推到饭店,与大家共同聚餐。席间母亲提酒时,总是侃侃而谈,听得大家鼓掌叫好。回家时,总是由二弟搀扶或背她上楼。有时在外地工作的孙子、孙媳、孙女、重孙回来看她,吃完饭孙子就背她上楼,令母亲格外感动。

母亲走了。走的安详,走的放心。她一生节俭,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又帮助我们各自成家立业。在母亲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我们的下一代除最小的马帅在东北师大就读外,其他人都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不但工作了,而且业绩不凡。正是亲眼看到了孙辈们的出色工作表现和重孙辈的良好学习成绩,母亲才坦然地离开了我们,在九泉之下与父亲含笑相会了。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