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波 陈宝林)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特色。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各院(部、系)积极开展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实践环节学时的比例,校内实训课时比例达到50%。不断规范教学管理,先后组织修订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及时分析教学质量,每年组织撰写年度教学质量报告,系统阐述学校教学质量情况,总结工作成效,剖析存在问题,探讨改进措施。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深化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等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进一步探索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申报了4个吉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依托行业办专业。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多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重点,积极推进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申报省级品牌专业立项建设2个,省级精品课增加到6门,省级优秀课增加到12门,新增省级教学成果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取得省级科研立项78项,省级科研结项40项,编制教材59部,教师在国家期刊发表各类论文656篇。
搭建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不断完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微课制作、线上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好地用于各专业课程教学,完成323名教师共计1365人次的网络培训任务。新建录播室,为网络视频课的录制提供有利条件。从通识课程入手,对学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网络课程教学。
学校通过教学竞赛(课堂大赛、说课比赛、教案评比、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大赛)及教学观摩等途径,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还先后引进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本科及研究生中青年教师61人,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定向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利用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政策,组织教师参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培训,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接受交流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或参加临床实践,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各类职教委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50余个奖项。
学校已建成6个标准化实训中心,159个标准化实验室,新增4000多万元教学实验设备。启动建设附属医院第二实训基地,实现了实训与临床有机结合。聘请有资质的医生承担相应教学任务,有效利用市内各大医院资源,扩大了课间见习面。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现已增加到11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