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冯琳 陈宝林)近年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文化活动、网络自媒体等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如何适应青年群体这一重大变化,有效凝聚和服务青年,成为白城医高专共青团组织探索的重要课题。白城医高专团委为进一步密切团青联系,创新团学工作理念,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各级团学组织作用,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创新,“三位一体”的模式化工作理念已经覆盖白城医高专团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以较为成熟的形态呈现在青年的面前,团学工作呈现勃勃生机。
“管理+培训+实践”,点亮志愿服务品牌。校团委将志愿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行“管理+培训+实践”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对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的志愿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年度志愿者活动计划,行前集中开展专业化理论和技能培训。按照“就近就便、需求对接”原则,以节日为契机,将日常志愿活动与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医疗卫生、公益宣传、绿色环保等实践服务。校团委实施的“大学生医疗义诊志愿服务项目”“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困境家庭帮扶项目”被团市委评为白城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3位志愿者活动指导教师,先后荣获吉林省志愿服务优秀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首次申报第三届中国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以吉林省省赛“其它类别”小组第一的名次,晋级国赛决赛。
“学生组织+校园活动+专业特点”,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坚持“项目化支撑、阵地化保障、社会化运作”的原则,推行“学生组织+校园活动+专业特点”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打造医高专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中,发挥学生组织的主观能动作用,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注重人文、科技、艺术与医学专业特点的融合,强化特色,提升水平,注重内涵。近年来,先后成立大学生合唱团,组建校舞蹈队、校礼仪队、校国旗班护卫队、校园文化宣讲团,聘请专业教师,开展经常性的训练,树立品牌艺术团队,带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水平整体提升。2016年春,校团委组织学生团队首次参加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取得可喜成绩。2016年9月,参与白城市委宣传部举办了“歌舞鹤乡 放飞梦想”系列文化活动暨第三届白城市(农)民文化节之“群星风采”广场文艺汇演月活动组织专场演出,荣获优秀组织奖。
“官网+微博+微信”,打造网络新媒体宣传平台。2014年6月,学校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医专新青年”正式开通,这是继2012年校团委官方网站、微博开通后,校团委依托新媒体探索服务青年途径的又一崭新举措,是“三位一体”理念在团宣工作方面的全新演绎。校团委依托官方微信平台开展专题活动近20项,取得良好效果。每年都面向新生,开展“你好,新同学”微信迎新活动,该项活动已连续开展三个迎新季。设置“新生攻略”“生活小贴士”“学习帮帮团”“我的大学”“青春志愿行”等相关图文信息介绍板块,让新生在入校前,就可以得到最详细、最准确、最实用的校园信息,感受到学校给予的关注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