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哥俩可能是没机会住上这样的新房子,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大岗子镇贫困户温年山、温年俊兄弟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兄弟俩没有子女,各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些年来始终住在危房里。
温家兄弟住上安全房、暖心房的故事,发生在每一个享受到“四房”政策的住户身上。通过大力实施“四房”建设,全市受益人口达23.5万人。
大安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适应新常态、打造新引擎的根本目标,坚持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医疗是民生之需。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9.6%。今年,农合办在本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基础上,先后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第三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省、市级2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即时结算服务协议,患者不用回到本地,在省、市医院出院直接报销,极大的方便了参合农民患者,使参合农民减少报销手续和途径,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为防止因病返贫,设立了贫困户医疗保险基金,为贫困户全员购买了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超过95%。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拿上公家钱!”拿到高龄生活补贴的6000多名老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安市在全省率先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750多万元的生活补贴让老年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率和分类施保率均达到100%。
大力实施就业创业增量提质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4%以内。
大棚里瓜果飘香,扶贫猪羊进农家,光伏发电进展顺利……按照中央、省和白城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大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六个精准”要求,落实“七个一批”举措,以“三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着力构建“七个工作体系”、采取“五种帮扶模式”、实施“十项扶贫工程”,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扶贫办主任刘晓君说:“‘十二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由16.8万人减少到3.9万人。”
收入越来越多、住房越来越宽敞、就医负担越来越轻……每个百姓的心中都有本账,记录着真切而巨大的变化。 (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