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 王志伟
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洮南市按照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思路,本着“脱准、脱实、脱稳”的总原则,精心组织、迅速落实,通过精准识别,发现40%以上贫困家庭的致贫主因是疾病。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思路清晰,方能决断如流。洮南市委、市政府通过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重度贫困人口住院免费治疗,彻底解决了全市重度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洮南特色的健康扶贫之路。
遵循一个流程 夯实健康扶贫基础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为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健康数据,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健康扶贫,洮南市遵循“看、问、核、录”这一工作流程,全面摸清了贫困人口患病情况。通过查看贫困户档案和《扶贫手册》,详细掌握了贫困人口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通过走村入户、具体询问,全面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及患病种类;通过核实出院结算单,全面知晓了贫困人口住院支出及报销情况;通过填写调查表、录入患病信息,做到了健康数据精准识别和部门共享,为精准施策、分类救助奠定坚实基础。
兜底两项资金 保障健康扶贫开展
健康扶贫,资金是关键。为确保贫困户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洮南市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两项财政兜底资金,有效解决贫困人口无钱看病这一难题。一是安排新农合缴费补助资金。每年安排财政资金85万元,为全市1.7万名“低保”“五保”人员,补缴民政补贴外剩余的新农合参保费用,实现了该群体应保尽保、免费参保。二是安排重度贫困人口住院治疗补助资金。制定出台了《洮南市关于农村重度贫困人口在定点医院住院免费治疗的实施意见》,专门针对农村重度贫困人口,制发了住院治疗卡,凭此卡可直接到定点医院免费住院治疗,经农合、民政、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费用全部由财政支付,实现了重度贫困人口定点医院住院治疗零垫付、全免费,挂号、转诊、结算“一卡通”。目前,已有111名重度贫困人口接受了免费住院治疗,78名患者康复出院。
筑牢三道防线 高效执行健康扶贫政策
为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洮南市制定并落实了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系列政策措施,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凝聚了健康扶贫整体合力。首先,筑牢农合补助防线。这个市严格按照《白城市脱贫攻坚卫生计生支持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足额落实“三减免”政策,对32种常见慢性病门诊就诊的;对42种特殊疾病、重大疾病在省内定点医院就诊,以及贫困参合患者在省、市定点医院住院的,低比例起付线以上的报销费用均提高了5个百分点。其次,筑牢民政救助防线。他们制发了《洮南市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对住院治疗的农村“五保”、孤儿等特困供养人员,自付费用在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下的,给予封顶线内全额补助;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和重病患者,分段按比例补助,最高补助达到了40%。再次,筑牢保险济助防线。他们将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万元降至6000元,7个报销段报销比例均增5个百分点,年度封顶线达到30万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贫困群众看病负担。
与此同时,这个市全面开展了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妇女“两癌”和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工作,并对贫困人口定期免费健康体检,根据体检数据综合分析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监测、用药指导等服务,保障了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返贫。这个市还整合医疗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了B超仪、心电图机、尿液分析仪等基本检查检验设备,实现了村卫生室“五化”建设达标;2所县级医院对口支援3所偏远乡镇卫生院,18所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221个村卫生室,切实打通了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洮南市通过积极探求,以健康扶贫工作为起点,不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好精准扶贫之路的同时,为百姓铺就了一条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