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 王晓亮
吴国臣是嘎什根乡后围子村青年农民“四自”学习小组成员,现任吉林省蒲花香家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吉林省蒲棒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0多年来,他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闯出了一片创业致富的新天地。他先后被评为县市两级劳动模范;2016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依托本地资源寻求致富门路
吴国臣生长在后围子村,深知这里的地理环境及资源优势。从2000年开始,他就和“四自”学习小组的成员们潜心研究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创业致富。曾经和小组的2名青年农民去外地学习考察,参加过广交会、哈洽会、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吉林农博会、齐齐哈尔绿博会、北京加盟连锁展览会等。大开眼界的他,回来之后就在全乡范围内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并找专家立项论证。当时,家里没有多少积蓄,他就求亲靠友多方筹集资金,于2006年在本乡成立了蒲花香家居制品有限公司,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经过几年的奋斗拼搏,企业初具规模,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但他没有满足于现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需求,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他把公司和工厂及销售窗口迁移到国内最大的家纺集散地——江苏省南通市“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现已运转8年,每年消耗香蒲绒300余吨,创产值800余万元,纯利润80多万元。
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自己创业致富后,吴国臣始终没有忘记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返乡再创业的欲望与日俱增。今年春天,他在江苏通过互联网查看“镇赉新闻”时,看到县领导希望并号召域外的有志镇赉人积极投身和参与到建设镇赉、发展镇赉和脱贫攻坚战役中来。这又一次激起了他强烈的返乡愿望,也更坚定了他回乡创业奉献的决心。4月份,他回到镇赉,向扶贫办负责人汇报了他的想法和打算,得到了支持,让他回到后围子村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并给公司划拨了4公顷土地。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找到他,就继续开展好“四自”学习小组和“两学一创”活动,在全村脱贫攻坚中如何引领和带动青年农民共同创业致富进行了交谈。所有的关心和支持,让他受到极大鼓舞,为他又一次创业创造了条件,也让他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在近1年的时间里,他组织本村“四自”学习小组成员12人,先后到河北石家庄市、廊坊市,吉林临江市,江苏苏州市等地及吉林省农博会、东北亚国际商品展销会等参观学习。9月份,他们又来到黑龙江五常市,深入农户和淘宝店主、大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和多次的学习考察。在他的引领和帮助下,多数青年农民,尤其是“四自”学习小组的成员们,学知识、学科技,比干劲、比致富,成为全乡脱贫致富的先行者、带头人。青年农民“四自”学习小组组长肖华,头脑灵活,思想进步,搞起了电脑、电视、手机维修和监控安装;李想通过微信建立了“嘎什根微生活”平台,圈内人员已达几千人;王军年收蒲黄20多吨,纯收入1万多元;吴国民成立了镇赉县食为天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收储水稻4000吨,并注册了大米品牌;隋红莲成立了镇赉英连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刘吉龙、丁晓丽成为民企管理者;吴红杰成为农村淘宝合伙人;高村建立了泥鳅鱼收购站,收入相当可观。
在嘎什根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吴国臣还在后围子村建立了农村“五园一部”脱贫攻坚产业园。“五园”之一,脱贫致富项目试验示范园。今年园内新建两栋塑料大棚,一栋是庭院盆栽示范,重点发展农户庭院经济;另一栋是大棚循环利用,大棚香菜采收后,进行大葱假植,假植后成功进行了0.5公顷水稻稻花香2号试种。两栋塑料大棚均由“四自”学习小组成员高村管理,并负责技术指导。“五园”之二,农副产品交易园。主要是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为农民提供农资服务,并负责销售水稻、家禽、鱼苗等。目前,已收购水稻4000多吨。同时,通过“嘎什根微生活”为农民销售大鹅近千只。“五园”之三,致富技能培训园。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吴国臣通过乡关工委联系,邀请了县乡科技人员在培训园里举办了2次培训班,参加人员近百名,使参训农民学到了科技知识,掌握了创业本领。“五园”之四,党团创业园。这个园地是鼓励、引导、支持当地党员、团员进行创业的阵地。截至目前,已有60多名党团员到这里开展活动,寻找各自的创业途经。“五园”之五,电子商务园。电子商务园成立后,在吴国臣的引导帮助下,已有5位青年搞起了电商,开始了网上交易活动。“一部”,即村民俱乐部,旨在宣传党和政府一系列富民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传播现代新理念、新信息、新科技,使广大青年农民在这里能够学到更多的创业致富知识和经验。半年内,俱乐部已开展2次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此外,几年来,吴国臣从农民手中收购蒲绒2000多吨,为农民创收400多万元。他公司所雇用的员工都是本乡青年农民,他们通过在吴国臣的企业工作,多数都摆脱了贫困,有的走上了富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