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房莹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洮北区青山镇新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本村优势,创新扶贫方式,成立了新兴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村民增收致富。
新兴村距镇白公路6公里,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共有耕地面积600多亩,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村集体收入薄弱。根据该村致贫原因和贫困户基本情况,青山镇党委与新兴村党支部立足该村实际,多次到该村种植食用菌大户张永局、王岩岩的种植大棚学习交流。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党支部大会,征求贫困户及种植大户的意见,村里最终决定利用种植食用菌的有利条件,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发挥种植优势,开展产业扶贫。该村实施“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展助力扶贫。在用足用好产业扶贫政策的基础上,成立了新兴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由食用菌种植大户张永局任社长,王岩岩任技术员。投资80万元建设标准化温室大棚4栋,其中1栋大棚由新兴村保包单位洮北区农业局投资15万元建设。新兴村有贫困户66户,合作社将贫困户全部吸纳进来,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增收。在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优先保底收益的前提下,盘活扶贫资金,实现了扶贫资金收益最大化。
提供工作岗位,促进就业扶贫。合作社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就业务工,以此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有40多人在合作社从事种植、采摘、运输等工作,日工资120元,计件工资每天160元,创造了外部支持与自身努力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格局。为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合作社还准备发展一些高端食用菌种,并创立自主品牌,以此拓宽销售渠道,带领贫困村民早日脱贫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