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吉林西部“还草”育得牛羊肥
吉林将提高农村低保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融合”
宁夏实现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全覆盖
我国蜂业首部团体标准加快推行
英国华侨成立和平之声艺术团传播中华文化
送达公告 履行行政处罚催告书
拍卖公告
公 告
招聘启事
奥巴马强调应维护美中关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6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西部“还草”育得牛羊肥

 

新华社长春12月18日电(记者李双溪)“好好的土地,不种庄稼,不是浪费了吗?”当吉林省白城市提出“退耕还草”时,很多农民都不理解。然而,几年下来,随着草场恢复,一批大规模畜牧企业落户吉林西部,带领农民走出了“越种越穷,越穷越种”的怪圈。

12月,在吉林省西部的镇赉县西乃力村,一排排的泌乳羊舍正在建设,这是飞鹤集团的50万只奶山羊的养殖基地。该项目人事行政总监李宝东说:“正是由于吉林西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和天然的草原牧场,让我们决定把新西兰的奶羊养在这里。”

近年来,一批大型畜牧业产业在白城市落户:4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2亿只生态鸡光伏牧业项目、300万只肉羊养殖加工项目、2.5万头奶牛养殖项目等。优良的天然草场,育肥了成千上万的牛羊,《刺勒歌》中描绘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得以再现。

然而人们不会想到,就在6年以前,白城市还是一座荒漠化严重的城市。由于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被称作“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草原严重退化,草原被烧荒开垦为农田。但干旱的气候和盐碱化的土地,并不适合发展农业,“越种越穷,越穷越种”成为当地农民走不出的“怪圈”。

2013年后,白城市实施惠牧惠草政策,运用“退、围、种、管”等手段,综合治理草原60万亩,发放草原补奖资金2.47亿元。农民退回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却并没有因此减收。

几年来,大部分草原得以休养生息,草原植被盖度、高度、产草量均明显提高。白城市建成17万亩优质牧草基地,2015年牧草总产量为84万吨,草业经济年均创产值4.2亿元。截至2015年末,白城市实现牧业产值1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

随着大型畜牧业的引进,农民也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道路。日前,拿到第一批生猪出栏“工资”4万元钱的洮南市兴盛村贫困户姜海龙笑得合不拢嘴:因为进入雏鹰集团养殖基地第一年,就实现了脱贫。当地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养殖,每户一年纯收入可达10多万元,“比在家种地番了10翻”。

未来,白城市规划将不适合种植玉米的土地,改种治碱作物燕麦,它既可以加工成健康膳食,又可以作为精良饲料。3年内将建设100万亩燕麦种植基地,从而实现种养循环和盐碱地治理的双重目的。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