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忠月)今年以来,大安市国税局本着“税源有限,管理无限”的工作理念,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强税源管理,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力促组织税收收入,确保全年税收计划顺利完成。
从重点税源上“控”税收。确定业务骨干从事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对原油、明胶、风电及其配套等重点行业企业进行重点调研和分析。指派专人实施动态监控,随时掌握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动或受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变化时,不会造成税收收入与上年同期发生较大变动,确保税款均衡入库。
从薄弱环节上“查”税收。对粮食仓储、房地产、金融等行业所得税、增值税进行重点稽查,重点核实涉税企业收入总额的完整性和税前扣除项目真实性、合法性。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偏低现状,成立税源清查小组,分解并下达零散收入组织收入任务。以查促收,以查促管,把好税收最后一道防线。
从调查研究上“点”税源。到企业生产车间、施工现场调查,与企业负责人、财务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看谈发现税源,掌握企业的交易规则、销售情况。指明后续加强管理的方向,确保税款及时征缴入库。
从数据分析上“要”税源。加强对企业申报表、利润表等相关数据的分析、比对、询问和核实,着力提高企业自行申报质量,增加申报税款。重点对低于行业税负预警值的企业,同比入库税收下降的企业以及连续零申报的企业进行重点比对、核实。
在绩效考核上“保”税收。在日常绩效考核的同时,加大税收计划指标考核力度,健全完善税收计划考核办法,干部税收收入完成状况与年终干部“评优”“评先”挂钩,对未完成收入计划任务而又无正当理由的税源管理部门及个人实施责任追究,为实现年度收入目标提供组织保障。
从纳税评估上“挤”税源。定期召开评估分析交流会,在对企业涉税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高针对性。先由评估小组对评估对象进行初审,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再由评估小组组长进行详尽的再审,最后提交会议讨论并决定纳税评估对象,达到严评细管、以评促收、缓解税收压力的目的。
从优质服务上“留”税源。借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招商引资的东风,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方式创新,用服务优势弥补区位上的不足。通过干部文明、高效、优质的服务,使域外税源企业安心留在辖区内发展,让更多企业乐意纳税申报,构筑和谐的征纳关系。
从部门协作上“找”税源。信息就是税源,主动与财政、地税、工商、城建、国土、发改等部门沟通和联系,第一时间掌握工程立项、招标、规划、建设、销售等情况,掌握税收增长点,构建完善的协税护税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