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白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110报警服务台的建设与发展,历经31载风雨兼程,整合了“110、119、122”接处警资源,先后建成了警用350兆集群通信系统、视频指挥系统等紧跟时代科技步伐的现代化服务平台。如今,110不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报警求助号码,更是一个便捷连接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一个形象品牌。2016年,全市共接处报警电话近38万个,有效处置警情4.3万余起,挽回群众损失5832.2万元。
在白城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警情处理的指挥者,却很少有人见过他们,他们坐在电脑桌前,电话不离耳边,一根电话线连接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接警电话110受理各类案件、交通事故、火灾以及救援救助报警,调度公安民警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他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平凡中践行着他们的不平凡。
孙莹:紧张和忙碌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接警员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在接警岗位上,孙莹的电话始终不间断,忙的连喝口水都顾不上,上厕所要一路小跑。每天都是在接警台上边吃边接电话。一天24小时,孙莹最多接过700余条警情信息。“上班的时候接了太多的电话,下了班,听到电话响都不太想接了。”孙莹总是笑着调侃自己的工作。
陈录:有梦想有力量
接警员不是传声筒,我们能够及时救助群众,我们能够及时制止违法犯罪。
陈录很热爱接警员这份工作,因为热爱而有梦想,因为梦想而有力量。在陈录看来,接警员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很重。为了准确、迅速完成警情传达和警力调度,陈录不仅要熟悉业务知识,还要对市区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为了辨清辖区之间的标志物,陈录常常在下了班之后到大街小巷走一走,看看哪条路上有什么显著标志、归哪个派出所管辖。
杨静:舍小家为大家
不知从何时起,带孩子已经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接警员的工作是24小时运转,初为人母的杨静十分挂念家里的宝宝。然而,当杨静值班时,孩子只能离开妈妈;当孩子不舒服时,她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孩子身边安抚照顾。工作的忙碌,让杨静失去了太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她感到对家人有太多的亏欠。
邓夏文:男子汉的柔情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面对群众都要保持耐心、温柔。
邓夏文53岁了,他是白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年龄最大的接警员,至今已在接警岗位上工作了12个年头,每年除夕他都在指挥中心度过。接警员的工作打磨出了邓夏文的好脾气。每天大量地重复做同一件工作,接电话、处理警情,每一通电话都要保证柔声细语。现在的邓夏文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接到报警电话,声音便立马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