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早谜语书出现在南宋明清笔记小说中常摘录谜语
中国元宵节
致组工干部
掌握快乐的钥匙
唐诗宋词元宵灯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7年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诗宋词元宵灯

□疏泽民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正月十五是我国古代的上元节,又称元宵节,这一天总少不了赏月观灯。从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里,便可见古人十分看重元宵观灯,而描写元宵夜赏灯的唐诗宋词更是不胜枚举。品读唐诗宋词里的元宵节,别有一番滋味。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李商隐的《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与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台,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元宵夜处处欢歌笑语的喜庆画卷。走在灯火通明的唐朝京城大街上,沉浸在璀璨的灯海里,心里一定是醉意朦胧的。

元宵夜男女老少上街观灯,总会邂逅一段爱情故事。柳永的《迎新春》词曰:“渐在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荫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良宵美景,遇上佳人是缘分,这个夜晚,柳永一定没有白来。

最喜读而又念念不忘的,还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元宵之夜,街上灯如昼,人如潮,一对青年男女蓦然而遇,相见恨晚。他们抵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相视一笑,暗送秋波,私订百年之好,这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制度森严的社会,才子佳人一见钟情,那是多么浪漫而美好的故事啊!

元宵佳节有浪漫与欢笑,也有落寞与伤感。欧阳修诗《生查子·元夕》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元宵夜,灯市依旧,却不见佳人踪影,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忧伤,读来令人愁肠百结。而李清照的《永遇乐》里,也这样写道:“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元风雨?来相召、宝马香车,谢他酒朋诗侣。”元宵夜,词人拒绝了朋友的邀约,一个人待在屋里,遥想家乡过节的景象,浓浓的乡愁在她胸中澎湃。读着这样的词句,我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遥远的故乡,与家人一起赏月、看灯、吃元宵。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元宵节是农历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在这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感受唐诗宋词里的元宵古韵,也是一种享受。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