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一词,据《现代汉语词典》注解,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笔者以为,幽默是智慧、学识、机敏的结晶。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或者是在社会活动中,幽默总是会频繁出现的。而且只要有幽默,就有风趣、笑声、奇异。与此同时,必然会产生不可预料的积极作用。
幽默有助于激励亲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一次,大安老乡、著名作家、文友万路衣锦还乡时为了答谢同学、亲友对他的关爱特设午宴款待大家,我应邀准时到场。轮到我提酒时特意提高嗓门说:“万路请我赴宴,万分感谢!可是,万路,他不是人!”此话刚落,席间人立马惊诧不已,更有的还交头接耳小声嘀咕:“怎么了?啥意思呀?”我无需顾及这些,更加大声地说:“他,也不是鬼!他,是神!大家都知道,万路是个不幸的肝癌患者,又是个万幸的肝移植成功者,与他同病在同一个医院先后手术的4人中有3人手术失败而离世,唯有他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医院,至今已10年了。他身体越来越棒,精力越来越旺,如此命大还不是神吗?”此刻满桌的亲友都猛醒过来了,又是大笑,又是鼓掌叫好!万路让大家静下来后说:“仲老兄喻我为神,既认同又欣慰。可我一定用加倍尽职工作和大搞文学创作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给我第二次生命的共产党!”我趁热打铁地说:“请各位举起酒杯,为祝贺万路越活越年轻,越活超神奇而干杯!”
幽默有助于融洽与和谐家庭。一对青年人结婚不久,丈夫就表现出大男子主义,对妻子说:“在这个家庭里必须我说了算,你得听我的。”这种态度很可能会导致互相争吵。而妻子却不慌不忙地说:“行,我们意见一致时听你的;意见不一致时听我的。”妻子一句幽默的话像润滑剂,稳定了情绪,缓和了气氛,换来了融洽。
幽默有助于反击与驳斥对手。加拿大人朗宁从小在中国长大,他在参加竞选州长时,对手攻击他说:“听说你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那你身上一定有中国传统。”朗宁回答说:“不错,我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不过有确凿证据证明你是吃牛奶长大的,可见,你的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朗宁用对方的推理逻辑推出一个十分荒谬的结论。用幽默的语言轻而易举地驳倒了对方的观点。
幽默有助于化干戈为玉帛。两个人在争吵:“你为什么不讲理?”“我本来就没理,和你讲什么理?”一场“战争”被笑声制止了。德国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我恰恰相反。”幽默之后,有理的一方消气了,没有理的一方道了歉,而又不伤自尊。显然,这比无理强辩和直接认错效果要好得多。笑声中,歌德将“蠢货”的头衔还给了批评家,批评家无言以对,只好笑纳。歌德不仅达到了反击的目的,而且显示了自己的智慧,留下了千古佳话。
既然幽默有如此之大的作用,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习幽默、运用幽默、大搞幽默呢?幽默者要通过修身养性等多方面的学习做到思想正确,品质优良,道德高尚,如此搞幽默才能达到以是纠非、以正治邪、以善降恶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