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 赵玉花
从去年冬季到今年入春,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迷子荒村农家书屋很是繁忙,每天农牧民三五成群来到这里看书读报,有的学习种植、养殖、大棚和电商等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的来学习法律和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大家都在利用冬闲时间抓紧“充电”。
2月18日一早,笔者来到迷子荒村农家书屋,已有30几位村民在这里读书看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年过七旬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张树森正忙碌着。70多岁的蒙古族村民韩都冷,是农家书屋常客,一有时间就来这里看书,查找养牛方面的科技资料,为发展自家养牛业寻找“致富经”。笔者看到,他手里正拿着一本《肉牛饲养与疾病防治》。他说:“我以前养过鱼,养过羊,因为不懂科学饲养都失败了。4年前我开始养牛,经常来农家书屋看书学知识,农家书屋可帮了我大忙了,靠科技养牛,已经连续两年收入都超万元了。”
在“实用技术推广处”,笔者看到张树森正给几位青年农牧民拿科技和法律书籍。村民曲宏光今年要种绿豆,张老给他找了一本《绿豆技术问答》。村民孙长义说,我们村安金成去年种植的玉米获得大丰收,靠的是一本《玉米技术问答》,我想借那本书。青年村民包长青说要去大连打工,张老就在法律书柜前给他选了《劳动法》和《合同法》交给了小包,并告诉小包学懂后能帮助处理打工时遇到的问题。这时,村民安秀文要找刊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报纸,张老很快找来刊登两个会议精神的《人民日报》和《吉林日报》交给他。
在迷子荒村农家书屋,学习实用技术和法律的农牧民不在少数。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迷子荒村农家书屋在省、市、县文广新局和科协的帮助下,有2万多册图书、70多份报刊,网络科技电视、实用技术电子查询机等样样齐全。快到中午了,张老交待老伴曲淑侠说:“你管理吧,到时间了,我得下乡送书去了。”张老告诉笔者:“我们都约定好了,对一些来书屋有困难的村民,我把书送到他们的炕头上。”说完,张老选出40多册图书装进电动摩托车上,送书去了。
笔者来到年近六旬的村民高中仁旁,他正拿着一本《种植中药材指南》认真地看着。他说:“去年我在这里学习,种植中药材牛蒡获得好收成;今年准备再种植甘草。”他停了一下又赞扬农家书屋说:“农家书屋就是好,里里外外都是宝。书籍指引致富路,小康路上干劲高!”是呀,书籍给农民致富增添了动力,书屋则为农民“充电”提供“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