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薄秀芳)3月的白城乍暖还寒,伴随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市庭院棚膜经济已然是春色满园。近日,记者分别深入到镇赉县镇赉镇南岗子村、建平乡平堡村;洮北区东风乡青山村、平台镇红塔村等地进行采访,切身感受到了发展庭院经济给村民带来的喜人变化。
镇赉镇南岗子村村民在自家庭院大棚种植的黄瓜再有几天就可以采摘上市了,放眼望去,暖棚内满园顶花带刺的黄瓜,嫩绿青翠,长势喜人。
在一个大棚外,两个年轻人正十分仔细地筛土;大棚里的人则忙着撒种。主人介绍,这是个地热大棚,这种可自行调节温度的大棚极利于瓜苗的生长。
家住洮北区东风乡青山村的张秀辉,利用两个大棚进行大头菜育苗。目前,菜苗长势良好。张秀辉介绍,这大头菜是2月10日播种的,到4月10日左右就要挪出暖棚了。这些大头菜的苗共计23万株,是别人预订的,仅此一项就可收入2万多元钱。
青山村李成山家的大棚中香菜已经开始出售了,在香菜中间种的豆角也长出了地面。李成山介绍,这样种植两不误,等香菜收完了,豆角也就全长起来了。这样种植,一年一个大棚可出4万元钱左右。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青山村的李伟家大棚种植的羊角葱成熟了。只见在本村雇的挑葱村民,正忙得热火朝天。村民潘大姐告诉记者,在这里挑葱一小时给5元钱,一天下来,挣几十块钱很轻松,守在家门口就能挣到现钱,潘大姐十分高兴。记者看到,大棚里共有8位如潘大姐这样的挑葱人。不难看出,庭院棚膜种植实实在在地拉动了当地的务工需求,也为农民脱贫致富搭建了平台。
洮北区平台镇红塔村的徐宝龙,在自家庭院大棚中种植的油桃业已结果。徐宝龙介绍,他家种的油桃品种极好,果熟时购果者可自行采摘,每公斤能卖到50元左右,收益很好。徐宝龙家共有5口人,庭院面积6000平方米,已利用3500平方米,建设7个大棚,主要种植油桃、葡萄、蔬菜,仅庭院种植年收入就可达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