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轩
一年之计在于春。日前,大安市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可谓亮点纷呈。对今年各项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发展路径和举措,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经济工作亮点纷呈
■ 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7.3605亿元
2016年,大安征管部门克服油田税收下降、“营改增”试点全面铺开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一般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7亿3605万元,完成预算的98.5%,同比增长4.5%。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从收入结构上看,地方级财政收入中油田收入占比进一步降低,已由2014年43.7%的下降为15.5%;非油收入增速较快,完成6亿2211万元,同比增长11%,增速超过同期财政收入,增速6.5个百分点,非油收入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占比不断提高,由2014年的56.3%增长到84.5%,我市财政收入增长正在逐渐摆脱对油田税收的依赖,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 财政支出完成41亿元 增长13.3%
2016年,省下达我市转移支付资金28亿元,我市当年财政支出完成41亿元,比上年增加4.8亿元,增长13.3%。
■ 投入11亿元 保障工资支出和机构运转
2016年,共筹措资金11亿元,足额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五险一金等支出;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贴补贴调整,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政策,补发2015、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发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部分津贴;按时发放年终一次性奖励工资,兑现了机关公务员和工勤人员绩效奖励;按照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编制了部门预算,保证了各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
■ 投入13.4亿元 保障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2016年,共筹措资金13.4亿元,落实国家惠农补贴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创业就业,完善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扶持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及时拨付离休干部“两费”、企业离休干部津贴、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遗属、精简人员补助、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等资金,确保离退休等人员老有所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投入2.2亿元 支持项目建设
2016年,筹措资金2.2亿元,完成K208道口公铁立交桥建设,保证了嫩江公路大桥、南湖小学、南湖广场等项目征地拆迁和土地出让资金需要,推动国、省道升级改造、嫩江湾湿地保护提升、市第一人民医院移址新建和殡仪馆改扩建等项目工程建设。
■ 投资1.9亿元 撬动银行资金2.3亿元 支持脱贫攻坚
2016年,投资1.9亿元,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其中本级财政投入资金5000万元。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撬动银行资金2.3亿元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助力早日脱贫。
■ GDP总量达到145.8亿元
2016年,GDP总量达到14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72户,实现总产值180亿元,实现增加值70.36亿元;GDP总量和工业增加值均位列白城县市之首。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97亿元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97亿元,同比增长13.4%;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116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入统38个。
■ 农业农村工作上新台阶
2016年,调减玉米9.7万亩,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65万亩,新建棚膜园区6个、大棚2101栋,经济作物发展到38万亩。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国家验收。
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4个、家庭农场42家。完成保护性耕作35万亩、深松整地25万亩。妥善完成8个乡(镇)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功争取两家子镇同德村、新平安镇长富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2个、专业村屯18个、牧业合作组织30个,新建沟坝围栏8万延长米,围封草原15万亩,人工种草1万亩。开展“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造林1.82万亩,还湿10万亩;大安被纳入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县(市),率先启动国有林场改革。新打抗旱水源井1700眼,实施现代农业(节水增粮)工程8万亩,启动实施33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解决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圆满完成了西部供水(河湖连通)工程子项目、嫩江、洮儿河险工险段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连续2年受到省水利厅专函表扬。
■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2亿元
2016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2亿元,同比增长8.4%,占GDP比重达到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2亿元和1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16.4%。
■ 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320户
2016年,巩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果,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320户,同比增长30.35%,其中:内资企业新增27户,同比增长6.2%;私营新增645户,同比增长39.7%;个体工商户新增5284户,同比增长31.5%;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264户,同比增长18.5%。
■ 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214亿元
2016年, 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8.5%。
■ 电子商务风生水起
2016年,建成电商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10户。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落户大安,京东、一号店大安特色馆建成开通,大安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大安服务中心和菜鸟物流中心正在紧张装修中,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 一批路桥竣工通车
国道G302珲乌线四家子至蔡京芳项目,2016年争取省投资1985万元,新建路段已竣工;国道G232牙四线嫩江湾至来宝项目,2016年完成二级路5公里,完成投资5960万元;国道G232来宝至海坨项目,已全部竣工;嫩江大桥项目,2016年3月15日开工,现已完成120根钻孔灌注桩,完成投资2亿元;县道X164太山至胡力吐两家子至新平安段项目,已完成5.5公里路基路面;农村公路下达计划项目13项,已全部竣工;计划外自然屯硬化路项目37项,已全部竣工,新增通达自然屯21个,自然屯通达率达84.17%;计划外建设老旧油路改造项目16项,已全部竣工;计划外建设资源路项目3项,已全部竣工;长白线208道口平改立项目,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此外,珲乌高速公路松原至石头井子段太山收费站正式通车运营。
2017年:蓄势待发砥砺前行
■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和白城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打造“三个中心”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上水平,全面做好抓经济稳增长、抓产业调结构、抓项目补短板、抓安全保稳定各项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
■ 预期目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预算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和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5%。
■ 财政收入将实现8亿元
2017年,一般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安排8亿元,同比增长8.7%。
■ 三步棋助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启动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全市初步形成的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绿色建材等支柱产业,启动了工业转型升级3年行动计划。通过扶持弘泰新能源、成飞叶片等骨干企业扩能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扩大企业总量,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弘泰新能源产值超过50亿元,成飞叶片产值超过10亿元,中航百安等5户企业产值超过5亿元。支持先达食品、碧泉饮品、吉林圣奥等食品医药企业利用物联网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推进“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支持裕丰米业、翰海酒业等工业企业与阿里巴巴、百度开展线上经贸合作。
继续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持续发力开展“三帮一扶”活动。解决融资问题。搭建“政银企保”对接平台,广开融资渠道,向“两金两保一池”推荐优质企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与配套厂家协调对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帮助企业创名牌产品、创名牌企业,打开产品销售市场。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策划包装企业,邀请有资质机构帮助企业会诊把脉,制定企业升级方向。对具备培育上市(挂牌)条件的企业,包保部门联系介绍券商及投融资机构与企业对接洽谈,助推企业上市(挂牌),实现上市(挂牌)企业零突破。扶持企业享受政策。协助企业申请上级专项扶持,制定出台扶持企业优惠政策并抓好落实。
实施助推企业加油腾飞计划。按1:1比例设立“助保金池”,有效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用。鼓励借助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吸引域外资本参股子基金,注册设立产业引导基金。设立信贷周转基金1000万元,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资金链断裂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首次达到规模以上的入统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创省级名牌、著名商标和新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获国家驰名商标或国家名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设立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基金500万元。企业上市(挂牌)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在新三板挂牌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 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8个
2017年,项目建设力争达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上争资金增长10%以上的目标,实现项目建设质量和速度“双增长”。计划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8个,总投资24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1.8亿元。产业类项目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53.2%,工业类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3.3%。
■ 实现外引资金增长12%
2017年,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实现外引资金12%的增长目标。
■ 发展特色作物55万亩
2017年,计划调减玉米27万亩。依托大安灌区水利设施优势,土地整理新增水田实现耕种16万亩以上;以建设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为重点,粘玉米、西甜瓜、黄菇娘等特色作物发展到55万亩。
■ 扶持45户企业升级改造
2017年,扶持45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升级改造,引进一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及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效解决农畜产业“量大链短”问题。
■ 完成保护性耕作6万亩
保质保量完成保护性耕作6万亩、深松整地20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 加快品牌建设进程
争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6个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3个。
■ 农业发展基础更夯实
2017年,完成西部供水(河湖连通)工程。续建幸福干渠新平安段渠道扩建及渠坡防护、新建五间房水库进水口渠道衬砌和嫩江干流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新打抗旱水源井500眼,发展现代农业(节水增粮)工程3万亩;继续实施“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植树造林1.7万亩,湿地修复10万亩;加强与蒙草集团合作,抓好嫩江湾1500亩花海建设和1000亩高标准草原示范区建设以及30万亩草原综合治理。实施好龙海灌片2.7亿元投资建设任务和移民征地工作以及大安灌区长征片区1.2万亩水田开发工作和月亮泡东灌区泵站改造工程。
■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全市将选树各类名专业合作社典型5个、名经纪人典型10个、名经济协会典型(家庭农场)5个,靠名社、名企、名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打造102个美丽乡村
2017年,实施道路建设、围墙庭院改造、村屯净化和亮化等工程,利用两年时间把102个行政村打造成“干净、整齐、规范、配套、美观”的美丽乡村。完善好村屯发展规划,明确好建设步骤和重点,达到“四要标准”,即砖瓦房普及率要达到100%;通村道路要实现水泥路、油路硬化;要按照统一规划、整齐美观的原则,实现围墙、庭院一体化;要彻底根治农村垃圾乱扔、污水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等现象,利用两年时间建设标兵村20个、先进村52个、达标村30个。
■ 推进棚膜蔬菜集中连片发展
2017年,推进棚膜蔬菜集中连片发展步伐,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对新建和扩建园区,每栋大棚补助4000元,年内每个乡镇必保打造2个棚膜果蔬园区。
■ 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0个
利用“吉农牧贷”支持牧业园区、专业村屯扩大养殖规模,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4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500户。
■ 打造9个休闲农业示范点
重点打造9个已纳入国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休闲农业示范点。
■ 8500户农村居民将喝上安全水
集中资金和力量优先对仍未改造的贫困村屯和建设年度久远,使用效率低的工程进行改造,年内必保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安全饮水问题。
■ 助力开办“千家网店”
借助“阿里巴巴”入驻和“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助力开办“千家网店”,推广品牌产品上线销售,各乡镇品牌线上交易额不低于200万元。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选树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
■ 流转土地面积40万亩
提高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实现规模化经营,力争经营土地50亩以上种田能手达到2000人,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0万亩。
■ 第三产业增加值将增长8%
2017年,第三产业主要目标是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
■ 推进景区升级提档
继续完善各景区的基础设施,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力争将嫩江湾和月亮湖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将月亮湖晋升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行列;将牛心套保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对“AAA级旅游景区”五间房水岛乐园实施恢复性开发,打造集休闲度假和民宿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将沈阳铁路局机车封存基地打造为“中国机车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晋3—5个“AA级”、“AAA级”景区。
■ 投资161886万元打造交通新格局
2017年计划新建交通项目11项,总投资161886万元。
国省干线项目。珲乌高速公路大安南互通项目、省道S516舍力至乾安公路项目和省道S210齐齐哈尔至大安项目,建设规模102.125公里,总投资83493万元;
县道公路项目。洮南至舍力公路项目、安广至舍力公路项目、胡力吐至太山两家子至新平安至牛心套堡段、十花道至达日嘎(偏脸子)公路县界至达日嘎项目;
农村公路项目。分别是乡村公路建设项目(100公里)、六座危险桥改造项目(丰收桥、长源桥、敖泥哈桥、赖毛屯桥、月亮泡敬老院桥、同合桥)、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项目(治理安全隐患路段14.4公里)以及加快推进叉干庆安至牛心套堡湿地公园旅游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县道、农村公路项目总投资78393万元;
其他项目。大安客运站新建项目和农村公路养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