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奇峰 刘洋)人勤春来早,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大安市的农资市场逐渐热闹起来,不少农民趁着连日来的好天气购买优质种子、化肥等物资,以保证春耕顺利开展。该市各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认真落实春耕备耕措施,扎实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抓好农资供应保障。目前,该市已筹集春耕需求资金3亿元,占春耕资金总需求的60%;春耕农作物种子需求275万公斤,其中玉米种子已到户60万公斤;春耕化肥需求7万标吨,目前已购进化肥2.5万标吨,占春耕需肥量的35.7%;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货源充足,机电井已开始全面维修,确保春耕时投入使用。
 ——抓好农资市场监管。该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农资市场质量抽查,全力做好质量检测,防止假劣农资流入市场。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的形式,开展了“红盾护农”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以春耕物资质量为监管重点,狠抓源头整治,严格规范农资经营市场秩序。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3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45家,抽样检测29批次。
 ——抓好农机具检修工作。该市农机监理部门,为保证春耕期间农机生产事故零发生,抽调3个外勤科和6台监理车辆,开展了“走村入户,送检下乡”及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他们深入到该市18个乡镇和辖区内的场站、农场开展上门服务,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具进行免费检验和维修指导。同时还深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家中,对农机具的制动、传动、液压系统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告之并现场指导维修,并详细讲解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发放了农机安全操作手册,保证农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
 ——抓好科技培训服务。该市积极开展了“科技之春”培训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400场次,培训农民群众4.5万人次。突出抓好棚膜经济、蔬菜和葵花、花生等特色产业的技术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业技术电视专题讲座4次。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400人,进行测土施肥70万亩,为确保该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