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本报记者 李彤君
 提起同一屯的刘彦生,刘玉杰喜笑颜开,刘颜生家从种葡萄开始,不仅能充裕地供儿子在北京上大学了,还盖起了新房;提起五棵树镇的毛春雨家,刘玉杰又是满满的成就感,毛春雨的5口之家自从搞葡萄种植,年收入就由以前的1万多元增加到9万多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镇赉县宇杰苗木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玉杰带领更多的家庭走上了致富路。
 1990年,刘玉杰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粮食企业工作。2000年与单位签下了停薪留职合同,又捡起来自己的老本行,搞起了反季节果树栽植。经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她掌握了一些种植技术,也有了可观的效益。2亩地2000棵葡萄树,每年的收入都在6万元左右。周边的农民看到了效益,很多人都想向她学习,跟着她干。她二话不说,带领着乡亲们一起奔向致富路。
 有人问她,将技术无偿传授给别人就不怕被抢了生意?她真诚地说:“一个人富那不是富,只有带领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乡亲们都搞反季节栽培,形成了规模才能更好地拓展市场,这样我们的收益才能更高。”
 2011年,她在全县范围内发展葡萄种植户100余户,建设大棚20栋,露地面积100余亩。刘玉杰把管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种植户,从建园规划、苗木的品种选择,到后期的管理以及果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为农户们把关。实心实意地付出,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
 2012年,刘玉杰成立了镇赉县宇杰苗木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周边一些农民纷纷加入。村民彭艳辉夫妻俩都是肾病患者,常年做透析,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儿子,家境极其贫困。刘玉杰主动将他们吸收为合作社成员,并与彭艳辉家结成互帮对子。刘玉杰根据彭艳辉家的地理位置和他的身体状况建议他搞葡萄采摘,劳动量小、效益高。在刘玉杰指导和帮助下,几个月的时间里,彭艳辉建起了大棚,目前葡萄长势良好,正走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
 随着种植户的增多,遇到的棘手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刘玉杰感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已不太适应当前的形势。她主动充电,每天雷打不动地学习2个小时,增长种植知识和管理水平。并利用农闲时节,带领合作社骨干到沈阳等地参观学习,让大家开拓视野、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销售理念。2015年,她带动、发展的葡萄种植户已达200余户。如今,合作社成员每年光种葡萄一项户均增收在1万元以上。
 2014年,宇杰苗木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社,2015年被白城市妇联推荐为吉林省“巾帼科技示范基地”,2016年被评为白城市科技示范合作社。刘玉杰本人也屡获殊荣,2015年被吉林省科协评为“巾帼创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同年被评为白城市瀚海乡土优秀人才,2016年被评为白城市“双学双比”先进个人。
 刘玉杰说:“我是农民的女儿、农业学子,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奉献微薄之力,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下一步,刘玉杰将建一个以果树为主的高效生态休闲农业园,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