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乡通榆,是八百里瀚海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钟灵毓秀人文昌瑞,这里墨韵飘香底蕴深厚,这里隶属于红山文化范畴,有着“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美誉。
人文气息洋溢,文化氛围浓郁,得益于肥沃的文化土壤,更是由于正确工作思路的指引。多年来,通榆县委、县政府始终致力于满足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水平,结合省、市开展市民文化节的契机,以“政府引导、业界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模式,打造出“没有围墙的剧院,永不落幕的舞台”。2016年,活动再次更新升级,真正实现“日日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的文化嘉年华盛景。
春:杏花芳菲早莺啼
初春时节,亚洲最大的包拉温都万亩野生杏树林含苞待放,迎接属于自己的节日。每年杏花节,包拉温都境内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文人骚客们赏花吟诗,泼墨作画,嬉戏玩闹,尽情享受美好春光。在杏花雨纷扬之时,广大农民也不甘寂寞,忙里偷闲,积极参与到一年一度的群众才艺大赛中来。其实,早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通榆县委、县政府就着手完善各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底,全县已有140个行政村建设文化小广场,覆盖率高达80%以上。由于172个行政村都组建了文艺表演队,他们每日在茶余饭后进行演练,因此群众才艺大赛越办越热闹。在全县16个分赛场上,农民们都纷纷登台献艺,各展己长,各露才华,歌曲演绎余音绕梁,曲艺表演惟妙惟肖,蒙古族乌力格、蒙古族传统长调更是将激情豪迈的草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夏:歌舞摇曳字宁心
酷暑夏日,四溢墨香最宜静心凝神。历久弥新的书法文化,不仅是通榆文化惠民的靓丽名片,更是鹤乡儿女融入血脉的文化传承。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都可执笔挥毫,不说笔饱墨酣,也得情合意满。几年来,习练创作、比赛展览、笔会交流等各项活动遍及城乡,特别是在去年举办的“中国梦·鹤乡情”感党恩念党情主题书画展上,书法爱好者们创作了一幅幅讴歌中国共产党95年来艰辛创业的飘香墨宝,恢弘大气的作品让我们对党一路走来的峥嵘沧桑再添敬意。这百余幅作品仅是连续4年被列入全县重点工作的书法“七进”活动的部分成果展示。2016年“传统文化时代表达”书法普及工作项目喜获“吉林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若提到通榆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军品牌,“风之声”广场文化活动周自是首屈一指。它创办于2008年,每年都会在仲夏夜连续上演7场不同特色主题的梦幻演出,歌舞、器乐、语言、曲艺等多元节目精彩纷呈。在这个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舞台上,有天真活泼的孩童,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有春秋鼎盛的壮年,也有夕阳无限好的老年,这是一个不限年龄不限表演类别的平凡百姓的圆梦舞台。尤为称道的是,在2016年,通榆第八届“风之声”广场文化活动周承载了第三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白城市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不仅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热情,更向市内其他县(市、区)展现了通榆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秋:醉美鹤乡意悠远
秋日,枫叶凌霜而红,菊花经寒清艳,松柏依旧一袭绿裳,色彩交织绘就一幅绝美秋日图,这怎能不让广大书法、绘画、摄影爱好者为之心动!通榆县委、县政府体察民心,顺应民意,2016年,在祖国母亲67华诞来临之际,第三届书法、绘画、摄影大赛隆重举行。雄浑苍劲的笔触、栩栩如生的描摹、意境深远的定格,深刻体现了通榆人对书法、绘画、摄影的热爱及功力颇深的造诣。“经常有机会欣赏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家乡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了,家乡人的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了。”活动现场,正在攻读国画专业的李彤看到带着强烈家乡味道的艺术佳作连连称赞,表示这对他今后的创作深有启发,也深感文化给家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冬:欢天喜地迎新春
瑞雪皑皑,又是一年岁尾,无论乡镇、社区还是城镇艺术爱好者,都竭尽所能筹备年终的文艺汇演,大家都渴望在县里举办的“鸡鸣盛世”春节联欢会上一展头角,因而都铆足了劲。联欢会在喜庆欢快的舞蹈《鼓舞鹤乡》中拉开帷幕,快板书《扶贫颂》讲述了省、市、县领导合力帮扶乌兰花镇脱贫的小故事,《城乡PK》勾画了文化让城乡居民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图景,《鹤乡情》《苍狼大地》展现了通榆地域文化……整场晚会掌声不断,氛围和谐,帮扶捐款活动更是将整场晚会推向高潮。晚会现场160余家企事业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为全县贫困户捐款400余万元,这既对全县的扶贫帮困工作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也吹响了2017年通榆全面脱贫攻坚的铮铮号角。
看过了县里的春晚,就该筹备年货了,“文化惠民直通车”适时地开进百姓家中。通榆县委宣传部、县文联联合县书法家协会、县楹联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冒着严寒将春联、年画、全家福照片送至百姓家中。据了解,2016年共为全县16个乡镇、5个社区的贫困群众送出春联1000余幅、年画5000余幅,为近百个家庭拍摄了全家福照片……
“书香吉林”通榆文化惠民书展及“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送培训下乡”活动,还有非遗展览、近百场各类群众文艺汇演见证着通榆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仅如此,通榆的文化活动也是频频获奖,第三届白城市市民文化节之“群星风采”广场文艺汇演月活动中通榆县获得优秀组织奖,歌曲《都仁扎娜》、拉场戏《死去活来》、歌伴舞《小康生活恰恰恰》等多个节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并在第三届白城市市民文化节之“歌舞鹤乡 放飞梦想”白城市优秀广场舞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更值得一提的是情景二人转《红脸白脸》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戏曲大赛文学入围奖……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更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和谐奋进中国梦,盛世华章文化魂。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支持和真诚帮助下,通榆县群众性文化活动必将更加繁花似锦,欣欣向荣,为圆梦小康社会献上更加有力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