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鲜花路上绽放人生
市地税局组织干部职工
到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参观学习
白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
镇赉县:结构调整看备耕
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问答(一)
春季来临,这些事故早预防(四)
市教育局开展直属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
通榆县开通社区干部通过学习提升服务水平
洮南农发行切实为女职工排忧解难
通榆县兴隆山镇“四化”助力平安建设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7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鲜花路上绽放人生
——记通榆县凤丽美化植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胡凤丽
 

●王志鹏 陈宝林

“盖起大棚不种菜,鲜花也能赚外快。”说起通榆县团结社区女青年胡凤丽,那可是远近闻名的能人,她不但是全县第一家花卉生产销售基地的创始者,更是该县第一家花卉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既是白城市乡土人才,更是返乡创业标兵。她还是县政协委员,市党代表,省优秀志愿者。在她的带领下,通榆城乡有近百户花农踏上了养花致富的小康路。

今年45岁的胡凤丽,是凤丽美化植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1998年初秋,她和丈夫一起干起了养销花卉生意。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一年忙下来收入还可以。初尝创业甜头的她增强了创业信心。第二年,筹资4万元,在自家院前建起1000平方米的扣棚式花窖,种养10余种80余个品牌的花草。可是由于她对供销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实用科技手段及管理经验,当年赔了3万余元,使刚刚创建的产业一度陷入困境。

但她没有气馁,凭着对花卉事业的一腔热爱和执着追求,前后起落成败带来的诸多经验,她坚信,花卉业一定有成功的一天。

2002年春,她和丈夫孙会军到万里之遥的福建沿海打工学技术。技术学成后,他们返回家乡购买了城郊一块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用地,构建起6栋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花卉暖棚和两间土温室,购买了一台购货服务车,打了一眼深水井,还完善了其他必备设施,进一步优化了员工队伍。

2007年,经验日益丰富的胡凤丽进一步扩大规模,用几年来辛苦打拼的积蓄,在县城的新发街投资100多万元买下一块1700多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在1.3万多平方米的育苗基地,盖起6座年育苗能力在50余万株的钢架大棚,挂起了全县第一块“会军花卉”生产销售基地的牌子,并组织附近百户花农,办起了通榆县第一家花卉专业合作社,2010年改名为凤丽美化植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经历打工生涯的胡凤丽致富后不忘帮助乡亲父老,十几年来,花卉生产基地优先安排了10名贫困农民和下岗职工就业,免费为乡亲们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吸收50多户社员加入花卉专业合作社。花卉专业合作社成为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标兵。《吉林日报》《白城日报》及中国就业网等新闻媒体和网站刊发了她的事迹,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白城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胡凤丽返乡创业典型专题片。

胡凤丽创业成功了,她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聪明才智打开了成功创业之门。可面对日益壮大的销售网络,她清醒地意识到,经商离不开“诚信”二字。

一次,一位客户选好了花卉以后,先交了500元预付金,也没有打条子。过几天,这位客户委托朋友来取花,朋友不知交预付金的事,结好单子就走了。胡凤丽在拢账时猛然想起了这件事,赶紧打电话说明情况,一再表示歉意。那位客户很感动,连连说:“你不说,我早忘了。没说的,以后再买花,就信着你了。”

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和敢为人先的精神走上富裕路的胡凤丽,一直在用真情回报着社会。县里举办的历次体育运动大会,会军花卉都会承览会场中心及看台花卉装饰事宜;每年都要拿出上万株花卉敬献给县里知名的科技工作者;县内的蒙古族学校、家乡的跃进小学、县消防大队都有会军花卉无偿赠献的价值近5万元的花草……

付出终得回报,胡凤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16年,胡凤丽当选为吉林省第三届优秀志愿者,在团县委举办的第二届“十大青年创业先锋”评选活动中,当选为先锋。胡凤丽是一名商人,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光荣地成为中共白城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同时还被推选为政协通榆县十四届委员会委员。胡凤丽用青春、汗水浇灌着幸福之花,并让幸福之花处处绽放。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