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润 记者汪伦)近年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高度重视民警履职能力建设,把提高民警队伍的专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提高民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教育矫治、戒毒医疗和康复训练是教育戒治的内容和基本手段。为改善民警队伍知识结构,引进了一批心理学、药理学、精神医学、运动训练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人才。通过公务员招录、调入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30余人。
推行青年民警业务导师制。所内选出一批理论功底深、专业水平高、群众口碑好、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民警担当青年民警业务导师,发挥专家型民警“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民警快速熟悉业务、融入环境。选出业务导师10余人,完成结对指导20余对。
创建“双师”型民警队伍。鼓励和支持民警参加学历教育和在职学习,使民警成为拥有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职业证书的高学历复合型专业人才。他们现有研究生3人,专职教师8人,专职心理咨询师21人。
完善岗位练兵长效机制。开展岗位练兵需求调研,制定分类、分岗培训练兵规划,开展富有实效的练兵活动,提高岗位练兵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定期开展业务技能、警体技能训练及应对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活动,实现岗位练兵常态化、制度化。累计制定岗位练兵计划5份,开展岗位练兵5次,完成培训300余人次。
探索建立交流机制。选派民警到司法行政系统内进行挂职锻炼,不断提高其组织决策、处理矛盾、服务群众能力。有3人到省直戒毒所、县(市、区)司法局进行挂职锻炼。
组织民警外出参观学习。分批次组织民警到省内、国内戒毒工作先进戒毒场所参观,学习其他场所在教育矫治、康复训练、戒毒医疗等方面先进经验,开拓视野、拓展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先后20余人赴北京、上海、浙江、延边等地戒毒所参观学习。
开展专业教育培训。聚焦战斗力标准,建立合作模式,实行精准化培训、专业化培训。邀请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所进行专题培训。先后邀请吉林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白城市法学会、白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专家学者10余人次来所开展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