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5月7日电(记者张玥)随着天气转暖,消费者吃生鱼比其他季节增多,但健康隐患也随之而来。记者日前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采访时了解到,最好避免生食淡水产品,防止“虫从口入”。
52岁的刘先生日前因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感染免疫科就诊,医生问诊时发现,刘先生特别喜欢生吃鱼、虾。检查发现,他患上了肝吸虫病。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高春波介绍,淡水鱼肉中有寄生虫——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受到肝吸虫感染的鱼类,一个火柴头大小的生鱼肉,在显微镜下,最多可见十几个肝吸虫囊蚴。如果这些幼虫进入人体,就会引起华支睾吸虫病。
专家提醒,肝吸虫病可反复感染,预防肝吸虫感染的最佳方法是不生食淡水鱼类。如有生吃鱼、虾史的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在体检中如发现肝功异常,可检查肝吸虫抗体及便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