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成功完成首次蓝天之旅,79分钟的飞行表现惊艳了世界。历史将永远刻印这一瞬间:飞机降落,首飞机长和飞机总设计师紧紧相拥,现场人群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堪称中国百年航空工业史上值得记录的重头戏。C919对标的是成熟、主流的波音737和空客320机型,旨在加入全球市场竞争,成为令人信赖的出行选择。在全球民用干线飞机制造领域,几乎没有人相信还有谁能打破波音和空客垄断的局面,但如今C919的首飞成功,让人看到中国的大飞机事业既有远大的目标,也有坚实的行动。
C919首飞的历史性瞬间已成过去。今后,从试飞取证、量产到获得安全高效的飞行记录、赢得用户信任,任务依然艰巨。但有一点毫无疑问:映照着几代航空人近半个世纪的接续奋斗,凝聚着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的共同托举,这一“大国重器”必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正因此,一架大客机绝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它让人体认到“大国重器”更加丰厚的内涵:通过大飞机等多维度战略发展平台,中国创造已经在跟全球顶尖创新体系对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更加具有全球视野,主动融入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潮流,在不少领域已经和领跑者并肩而行。从实验室中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到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的新突破,从FAST“观天巨眼”搜寻百亿光年外的宇宙信号,到“蛟龙号”探索深海奥秘……中国科学家的身影更加频繁地闪现在世界科技前沿阵营。
一位外国观察家曾说:“如果中国能够在航空领域真正成功,那它基本上可说会无所不成。”这一判断,可谓对近期中国科技进步的生动注解。当自主创新的进度条一次次被刷新,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一次次被点燃。展望未来,激荡着的中国信心,也必将助推中国科技翻越一道又一道雄关。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