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通榆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通榆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果显著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17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 积极作为
通榆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果显著

白城市委常委、通榆县委书记孙洪君陪同省关工委领导聂文权到开通镇和平村“四自”小组养羊大户参观视察。
白城市关工委主任刘继武到通榆调研。
2017年县委召开全县关工委工作会议。
县环卫处关工委专职副主任为青年职工进行两史教育宣讲。
包拉温都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给青少年讲解法律知识。
县关工委领导与教育系统关工委同志共同深入学校进行建党95周年宣讲。
 

本报讯(张连恕 刘畅 王红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关工委的悉心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下,通榆县各级关工委组织带领广大“五老”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积极作为,无私奉献,使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创造了饮誉全省、国家认可的工作品牌——“四自(自找对象、自选内容、自定时间、自择方法)”学习小组。县关工委多次被评为全省、市先进集体,同时,还荣获全省离退休老干部先进集体、全省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标兵等称号。2015年,又荣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形成了“党建带关建”的常态化机制。县委、县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高度重视,早在2008年就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了关工委的组织性质、工作职能、人员管理、经费来源、工作补贴等,并多次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强调关工委是党中央批准成立的群众性工作机构,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祖国未来、民族振兴,应全力支持。特别是在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工委工作重要批示后,县委将关工委工作纳入了党建工作范畴,形成了以“党建带关建”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县各基层党组织都能按县委要求,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工作职责,列入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有的一把手主动兼任关工委主任,基层村(社)则实行了“百分联酬责任制”,与村(社)干部考评奖惩挂钩,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开通镇党委书记亲自兼任关工委主任,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了思想重视到位,组织落实到位,工作支持到位。开通镇成立了从党委书记到武装部长的10个关工委工作督导组,建立联系点,经常督查,定期汇报,及时解决问题。全镇21个村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任主任、德高望重老干部任专职副主任的关工委组织,有固定办公场所,完备的办公设施和充裕的经费保障。

关工委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各项教育活动有声有色。通过“党建带关建”,进一步推动了关工委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有力强化了各级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开展关工委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全县关工委组织实现了全覆盖,县、乡(局、社区)村(校)三级关工委347个。通过科学考评,全县“好”和“比较好”的基层关工委达314个,占基层关工委总数的91%。此外,农村自然屯、社区网格、城镇楼院建立关工委小组676个。随着组织建设的进一步强化,激发了基层工作活力,增强了关工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他们经常深入基层,坚持服务青少年,狠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2016年,全县各级关工委紧紧围绕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了“两史”“三爱”以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教育活动,组建宣讲团、报告团28个,举办各种形式报告会45场(次),受众达3200余人(次);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参观,受教育人数达4918人次;发放各种学习资料2500余册。把教育活动融入到学雷锋、学“身边好人”的生活实践中,收到很好效果,涌现出大批先进典型。张德华2011年任瞻榆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使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提升。他主动给党委当参谋、当助手,每年的关工委工作会议,都请党委领导出面部署工作,使关工委工作真正纳入党委工作日程;他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为配齐配强干部队伍,近两年调整村级关工委专职副主任12人;注重“五老”骨干队伍建设,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激发了基层工作活力。他注重品牌,狠抓“四自”小组建设,两年来调配小组长10人,全镇“四自”小组达到28个,吸纳了329名青年农民参加学习和创业,向阳村、东关村两个“四自”小组成为全县先进典型。教育系统是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主战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久成未雨绸缪,主动为党委当参谋。他经常联系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去年建党9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撰写了《独胆英雄赵树满》《回顾革命奋斗史,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学长征精神,做四有新人》等宣讲报告,深入七中、九中、二小、明德等学校进行宣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课堂。他积极组织学校参加由国家关工委、国家司法部和中治委举办的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大型普法教育活动,由于组织精心、实施认真,教育关工委被评为“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教育系统被授予“全国普法教育示范区”,有9所学校和多名“五老”、教师及学生受到表彰。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全县有22所学校参加进来,该活动的经验材料先后两次在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简报》刊发。

“五老”队伍稳定发展,帮扶关爱“五失”青少年成果不断扩大。“五老”人员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体力量,全县各级关工委一直把发动“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几年来经过培训、整顿、提高,形成了较完整的“五老”骨干队伍,骨干人数达2315人,占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人数的47%。各基层关工委十分重视发挥“五老”人员的独特优势,不断弘扬“五老”精神,并根据每个“五老”人员的特点,分别组建“五老”报告团、宣讲团、关爱团,以“绿色家园”为阵地,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关爱和帮扶。去年,全县共转化问题青少年819人,解困青少年724人,通过各种渠道筹款物价值达33万元,有160名特困青少年受到帮扶。在帮扶、关爱青少年中,涌出现一大批先进典型。县公安局关工委积极参与“政法部门包社区”活动,组织离退休干警深入社区,依托辖区派出所,创造了帮扶帮教“七化并举”、预防犯罪“两进入”、关心关爱“三见面”的经验,并在政法系统全面推广。县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久成动员225名“五老”人员参与对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的关爱工作,转化问题生502人,筹集助学资金13万元;借助社会力量,配合相关部门,先后救助100多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他对被救助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使社会捐助者、被救助学生及家长等各方面都非常满意。团结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肖桂芬,不仅把辖区内“五失”青少年登记造册,发动社区“五老”开展“大手牵小手”的“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活动,而且自己带头参与。她还与游手好闲、经常偷鸡摸狗的高考落榜青年王某及其表弟结为帮扶对象,经常深入家中与其谈心,还送去法律书刊,并把他们安排到自己外甥的摩托车修理部学习,使他们走上人生正路。肖桂芬组织“五老”人员对辖区9家游戏厅、网吧进行义务监督,发现一名学生正玩网游,并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跟着体弱多病母亲艰难度日,无心读书。肖桂芬经常以一名普通长辈的身份与其谈心,终于使他戒掉了“网瘾”,安下心来读书。肖桂芬始终把“关爱别人,快乐自己”作为自己晚年人生的最大追求。对特殊家庭的孩子,她更是放在心上,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先后帮助3名离异家庭孩子读书。

加强“四自”小组品牌建设,在“两学一创”活动中助力脱贫攻坚成果显著。发源于通榆县的“四自”学习小组“两学一创”活动,已成为全省关工委工作品牌之一,并得到中关工委和中央领导的肯定。如何进一步创新品牌建设、不断焕发“四自”小组的学创活力,是全县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近两年,县关工委把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建立“四自”小组、以“四自”小组为依托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创新“四自”小组建设的方向,有效提升了“四自”小组创业水平,增强了脱贫致富、扶贫带富的能力。目前,全县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建立“四自”小组15个,依托“四自”小组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310个。全县“四自”学习小组总数发展到493个,学员人数达5274人。他们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按照县关工委的部署,在基层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带领下,以“两学一创”活动为平台,采取吸收贫困青年入组、独立或联合包扶贫困户、创办扶贫项目等措施,积极参与全县脱贫攻坚战,帮助5894户贫困户、11192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涌现出了瞻榆镇东关村、开通镇跃进村等一批“四自”小组扶贫先进集体。在扶贫攻坚活动中,广大“五老”人员以自己的智慧和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苏公坨乡苏公坨村关工委专职副主任侯树全作为“四自”小组初创的发起人之一,对“四自”小组有着特殊的感情。担任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后,面对全村的瘠薄土地,他向书本学习,向专家请教,带头试种花生成功,并成立了“花生合作社”,入社农户120多户,种植花生150多公顷,每公顷地收入达1.5万元,仅花生年一项收入300余万元,带动了合作社社员率先脱贫。侯树全非常重视典型的作用,在青年农民中积极宣传六撮房社学员韩飞机械化种植、二十号社学习小组组长李广种养结合、榆树坨社学习小组组长科技种田等12人创业致富的先进事迹,带动全村83户青年农民分别参与到养殖、种植和务工经商等创业增收项目中来。在2016年的脱贫攻坚战中,关工委协助村党支部,组织47名“四自”小组学员参与扶贫,每人帮带5户,做到既扶“资”,也扶“智”,更扶“志”。通过一年努力,全村脱贫231户,占贫困户总数的70%;脱贫人口447人,占全村贫困人口总数的60%。年逾古稀的该村退休老教师、老党员、“四自”小组辅导员马万生,常年顶风霜、冒雨雪深入全村6个社的“四自”小组进行辅导,还从个人腰包拿出3万多元帮助多名学员搞科技创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之际,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指明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对各级党委提出明确要求,对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人员寄予了深切的期待与厚望。全县上下正掀起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紧跟党委、政府的领导,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弘扬“五老”精神,发挥广大“五老”优势和作用,把关工委建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强堡垒,推动全县关心下一代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打造美丽富庶通榆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