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秀芳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积极微笑面对,它也会以微笑回报你。”家住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德顺村的女青年李晶阳,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态,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坚持走科技致富之路,最终成为该乡青年致富路上的领头人。
李晶阳人如其名,秀外慧中,暖人的笑容总是散发着光芒。记得第一次见到李晶阳是在2016年底市妇联举办的草编培训班上,当时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注册了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顺阳民族工艺草编专业合作社,学成回去后,要带领更多姐妹用草编手艺致富奔小康……仅隔数月,李晶阳就已在家举办了4期草编培训班,除自己合作社的成员外,还对近百名村民进行了草编培训。
李晶阳说,等大家的技术都学好了,要把草编产品打入大城市的市场,形成规模,打出品牌。李晶阳的底气来自于她的创新与实干。正由于她的开拓进取,不懈努力,让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015年,李晶阳的3口之家被乡里评为“最美家庭”。她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致富女强人。
婚后的最初几年,李晶阳与丈夫以种植业为主,虽然养了几只羊,但并不成规模,生活较比清贫。要强的李晶阳咬紧牙关下定决心,谋求脱贫办法,走出一条自己的创业致富路。
2010年,李晶阳依托乡里成立的养羊合作社,开始发展养殖业,靠养羊发“羊财”,收获了第一桶金。2011年,具有远见的李晶阳投资新建了6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羊舍,养羊数量由十几只扩大到百余只,当年收入10万余元。规模扩大了,养殖技术需要跟进,李晶阳购买了学习资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科技讲座,并到外地参观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晶阳家的羔羊成活率达到90%以上,规模扩大到了700多只。李晶阳靠着勤劳的双手,终于改变了生活条件。2014年初,她购买了100多平方米的门市房,开起了综合商店,走上了农业、养殖业、商业共同发展的致富路。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李晶阳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毫无保留地向村民传授养羊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就在一部分人的养羊业投入正常运行后,细心的李晶阳看到有些家庭妇女闲暇时间无事可做,她就结合实际情况,开始筹备成立草编合作社。
2016年11月,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顺阳民族工艺草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李晶阳任理事长。当年12月,她召集乡村姐妹,参加了市妇联举办的草编手工艺编制培训班。学成归来后的李晶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草编培训上。
规模化生产、现代化销售,走精加工路线,打出品牌,将产品打入大城市市场成为李晶阳发展草编合作社的目标。目前,李晶阳正与有销售草编工艺品意向的经销商洽谈合作事宜。用李晶阳的话说,发展草编工艺就是希望把乡村妇女特别是贫困户和贫困妇女带动起来,共同做大草编产业,共同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