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宇 韩梅
在通榆县开通镇,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邻里叫他“李石匠”,朋友戏称他为“石痴”,行业界则尊称他为“神雕李”,他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在石头上雕花,努力让石雕艺术得到传承和延续,他就是通榆县民间石雕艺人——李国祥。
家学渊源,苦练本领
李国祥祖籍辽宁义县,其祖辈均以刻石为生,尤以石碑、石龟蚨、石兽、石佛见长,至其父,增制模具为业。几代人的家庭熏陶对李国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小他就喜爱摆弄一些小雕件,因年龄小刻不动,他就从画画学起,画的各种动物、草虫都十分生动传神。小学时,他已经能用泥块、木头雕刻出伟人头像等一些小物件,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赞美,雕刻艺术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初中时,研究雕刻成了他业余时间的唯一爱好,经常翻阅雕刻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节假日更是足不出户苦练雕刻本领,手磨出了泡,泡化成了茧,他也乐在其中,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多年的勤学苦练,帮他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渐入佳境,名气在外
参加工作以后,李国祥相继当过老师、在乡里当过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对雕刻技艺的研习从未间断。为了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他遍游全国,先后去过全国知名的石雕之乡浙江青田、石帝之乡福建寿山和玉雕之乡辽宁岫岩拜访名家,虚心求教。同时,他还潜心研究书法绘画技法,使书法、绘画与雕刻艺术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多年的钻研、磨炼和积累,形成了他独特的雕刻艺术风格,其作品文化底蕴丰厚,造型古朴典雅,生动传神,妙趣横生。参赛的石雕作品《踏雪寻梅》荣获2010年第八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银奖,《上网查查》荣获2013年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银奖。他先后被授予吉林省工艺美术优秀人才、吉林省民间文化工艺大师、吉林省民间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投资建馆,传承文化
几十年的石雕生涯,让李国祥对石雕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悟,产生了浓厚的情意。为了让160多年的李氏石雕传承和延续下去,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石雕文化、热爱石雕艺术,李国祥与儿子李晓民投入100多万元创办了吉林省首家私营石雕博物馆——白城市老关东石雕博物馆,将李氏几代人的石雕作品收藏其中。李国祥本人被列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石雕作品也列入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他的作品地方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受到国内外许多爱好人士和品鉴名家的青睐。印章作品《十二生肖》《渔翁乐章》被台湾名家收藏,微雕作品《岳阳楼记》《秋生赋》《道德经》被中国航运大讲坛列为纪念品,俏色雕刻作品《关东猎人》《老关东》《得鱼异醉》被日本北方大学收藏。
石刻无语,刻石有痕,弘扬的是精神,传承的是文化,承载的是历史,一件件作品记录着李国祥对石雕艺术的热爱和坚守,镌刻着他不凡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