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光
商海大潮中的先锋,通榆县民营企业的领头羊,他坚持创业20年,公司资产已超千万元,安置下岗职工32人,成为通榆县民营经济的奉献者。
丢下“铁饭碗”下海经商
1989年毕业于县技工学校的张志锋,被分配到县外贸公司。在工作中他凭着拼劲闯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在一次次外出跑业务和客户的交往中,他深深地感到了先进地区浓厚的发展氛围和全新的创业理念。特别是南方一些发达地区,私营企业发展迅速、个体老板遍地开花。有些私营企业老板曾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他们在单位待遇优厚、甚至地位显赫,可是这些人思想解放,都丢下了“铁饭碗”下海经商。活生生的现实对他触动很大,也逐渐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在认真权衡之后,他毅然做出选择,辞职下海自己闯天下。这个想法一提出,立刻遭到父母及亲友的强烈反对,单位领导也很不理解。亲友的劝阻,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并没有动摇他下海的决心。1995年底,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他人的议论,毅然走出了外贸公司的大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1996年初,张志锋拿出所有积蓄和向亲友借来的十几万元注册了志峰贸易商行,做起了粮食购销生意。说是商行,其实就是“夫妻店”,妻子为了支持他创业,也辞去正式工作。自己创业真是困难重重,为了降低购销成本,他们夫妻俩下乡收货,每袋5毛钱的装卸费都舍不得雇人。有一次在新华接了堆货,一天里返县城和新华几趟,俩人连饭都顾不上吃。晚上回家感觉双肩火辣辣地疼,肩膀被磨得又红又肿,怕妻子看到伤心,他穿上衣服装成没事人一样,可是却看到妻子躲在厨房里,用纱布缠着磨破的手指,他说不出有多难受。经过几个月的辛苦付出,终于收购了500吨高粱,喜悦让他们忘记了身体的劳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亚洲金融危机,全国乃至全球粮价大跌,收购来的粮食卖不出去,全压在了手里,第一笔生意就赔了十几万元。首次创业失利对他打击太大了,贤惠的妻子没有一句怨言,还商量好不能让父母知道,更不敢让亲戚朋友知道,否则筹集资金更加困难。可也不能总用人家的钱不还,他们决定付给亲戚朋友比银行利率还高的利息。生活再拮据,也要兑现当初的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偿还借款、支付利息,绝不能失信于人。张志锋开始反思,失败是因为缺少市场经济知识,缺少经验,创业要掌握市场经济走向,做生意要学会维权、重合同、守信用这些经营之道。有了这样理性思考之后,他决定不放弃粮食购销买卖,之后的经营中,他加大了市场调查分析,严密了购销环节,生意逐步有了转机,但是受大市场环境影响,效益始终在低水平徘徊,想在这个行业短期内翻身十分困难了。老人常讲这样一句俗语“不能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这个不行,还可以干别的嘛。
寻找新商机,创新经营理念
1996年秋,经朋友介绍,张志锋接触了长春铃木集团营销部的王经理,经过多次深入的交谈,王经理被张志锋的坦诚和坚持创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允许他先进摩托车卖完后再返款。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走入了一个新的行业——摩托车销售。通过市场调查,张志锋了解到了其中的无穷商机。1997年3月,占地仅有20平方米的“通榆县志锋摩托车商行”开业了。虽然店里只能勉强摆下9台摩托样车,可卖得非常好,常常供不应求。在艰辛创业中,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在两年的经营中共卖了500多台摩托车,生意的转机使他还清了所有欠款,还有了丰厚的利润,赚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高兴之余,他深深感到,创业就要不断解放思想,虽然创业有风险,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在失败中失去继续创业的信心。
成功后的张志锋,不断创新经营理念、改进经营方法,使公司逐步走向正轨,发展壮大起来,终于有了占地120平方米的摩托车卖场。诚信的经营理念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赢得了厂家的认可和支持。当得知他因建新商行导致流动资金短缺后,厂家代理商主动为他铺货,使他的资金周转有了保障,销售业绩逐年攀升,到2001年底,他的总资产已达到几百万元。
更新观念,寻求更大发展平台
张志锋知道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这个你追我赶、竞争激烈的年代,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取,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他立足县情,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经过对市场的充分调查,他发现农机市场农机保有量低,而且农民购买的拖拉机杂牌车多品牌车少,质量没有保障。他认定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查阅了大量的农用车资料,最后锁定了大型农机企业——山东时风集团。他当即就把电话打到了时风集团吉林销售处,销售处的工作人员说县的经销商是时风集团销售龙头老大——松原北方公司的分公司,不会再另设销售点了。然而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2001年7月,他来到山东时风集团申请经销权,并把时风业务处长请到通榆考察市场、领他走访公司的老用户。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张志锋的商业信誉,终于感动了时风集团领导,答应他把时风销售点设在距通榆县50公里处的瞻榆镇。
“品牌源自服务,实力体现承诺”是张志锋的经营理念。凭借完善的销售网络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他迅速占领了瞻榆镇的农机市场。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不变的规律,2002年时风集团同意张志锋在县城内设立销售点。随着经销范围的扩大,到2004年11月8日,投资400多万元的集综合楼、样车展示区、办公区、生活区、维修区和保管区于一体的“通榆县志锋车展中心”正式落成,在全省农机企业中也极具规模。开业当天促销营业额就达98万元,创下了“时风拖拉机全国当天销售第一的业绩”,这也是对张志锋这些年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验证,更加坚定了他加快发展的创业信心。
目前,张志锋的公司资产已超千万元,公司安置下岗职工32人,乡下销售网点8个,已经建立完善了一整套营销机制,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张志锋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企业扶持贫困户活动,为兴隆山镇贫困户捐资助学,参加县里各种爱心活动。2005年被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等单位授予社会主义民营企业优秀奉献者奖;被省、市、县三级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白城市委评为光彩之星;2008年荣获白城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当选县首届农机作业协会会长;2011年被省政府评为“创业标兵”。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他坚信创业和发展之路将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