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运动后喜欢克制食欲,怕辛苦燃烧的热量功亏一篑,只能通过大量喝水来弥补肠胃。运动后到底该不该吃?专家为你解答。
运动后30分钟至1小时进食最好。专家表示,运动后肌肉需快速恢复,但肠胃血流较少,消化吸收能力较弱,运动后30分钟内不建议进食。但运动完30分钟到1小时是肌肉吸收营养的“窗口期”,适当补充好吸收、易消化的食物,如香蕉、酸奶、葡萄干等,可快速填充肌糖原,促进肌肉恢复。有研究显示,运动后30分钟的肌糖原合成效率是运动后2小时的3倍,此时,骨骼肌血流量高于安静状态,会把更多营养带入肌肉中。
碳水化合物促进体能恢复,蛋白质修复受损肌肉。很多人视碳水化合物为减重大敌,运动后杜绝摄入。但事实证明,运动后不吃任何食物,流失的不仅是脂肪,还有肌肉。运动后适量补充香蕉、苹果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利于恢复体能和消除疲劳;补充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蛋清、乳清蛋白等有助修补受损肌肉,增加体脂肪的流失,促进减肥。
运动后吃对有原则。大强度训练后的进食原则为:碳水化合物1.2~1.4克/千克体重,搭配0.3~0.5克/千克蛋白质。以70公斤成年男子为例,运动后需补充80~90克碳水化合物,20~30克蛋白质,相当于1根香蕉(40克碳水化合物)、1瓶运动饮料(30克碳水化合物)、30克乳清蛋白。减脂人群碳水化合物可减半。专家列出几种搭配,供大家参考:1根香蕉+30克乳清蛋白+200毫升牛奶,做成香蕉奶昔;1把葡萄干+250毫升酸奶;1瓶运动饮料+30克乳清蛋白。需控制热量的减脂人群:300克水果(橙子、苹果等)+200毫升酸奶。 (周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