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峰 本报记者 李彤君
3年前,林树刚调离了公安洮北分局海明派出所,当时就有人说,这回他不会再管这个“儿子”了。
人们口中的这个“儿子”叫可心,是白城鹤城福利院的孩子。当时在海明派出所任教导员的林树刚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和片儿警小张走进了白城鹤城福利院。细心的林树刚认真打听了每个孩子的情况,想实实在在为这些孩子做一点事。
福利院收养的这些孤残儿童深深刺痛了林树刚的心,而最让林树刚难过的是被父母狠心遗弃的一个叫可心的孩子。当时可心只有7岁,见到陌生人会吓得躲到被子里,林树刚想要抱抱他,被他挣脱了。早已为人父的林树刚一下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孩子享受着父爱母爱,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可心却从小就生活在远离亲人、没有亲情的日子里,变得内向自闭。林树刚当即就对福利院的管理员提出,自己的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家里只有自己和爱人,可以从经济上和精神上关爱、照顾这个孩子。
从那以后,林树刚把可心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只要有时间,就到福利院看望可心和这里的孩子们,每次来,都为孩子们准备一大堆衣物和吃的东西,每到周末,还为孩子们包铰子、讲故事,真正融入到福利院这个“特殊”的集体,走进孩子们的生活,给孩子们以父亲的仁厚和依靠。尤其对可心,他更是予以更多的关爱和资助,每到重大节假日林树刚都会来看他。
3年过去了,已任洮北分局新立派出所所长的林树刚虽然离开了海明派出所辖区,可林树刚的爱心之举并没有因为工作调动和更加忙碌而减轻。3年间,他对福利院的资助从未间断,无论工作压力多大、警务任务多么繁重,都会抽空到福利院看看这些孩子,尤其看看“儿子”可心。当年那个成天蜷缩在木架床上的男孩,因为有了“警察爸爸”的爱而变得勇敢开朗了,愿“警察爸爸”的爱助他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