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17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摘自《左传》
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如今高度发达的文明,极大丰富的物质却让很多人忽略甚至忘记了这种美德,许许多多的浪费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不断地发生着……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身边的浪费盘点
 

●本报记者 张风

珍馐玉馔 家常美食

怎一个“剩”字了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吃饱、吃好之外,还要吃得有营养、有滋味,甚至还要吃得有面子。然而,无论是高档酒店里的豪华大餐,还是特色小店中的风味美食,抑或是家庭聚会中的温馨家宴,都难以摆脱得了一个“剩”字。

在上个月刚刚举行完婚礼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婚宴摆了40桌,每桌14个菜,价格为800元。婚宴于上午9时开始,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宾客已经基本散去,留下了大量的剩菜,李先生粗略地统计,平均每桌都要剩下超过50%的菜肴。虽然新郎新娘双方的家人们全力以赴地将几十桌的剩菜打包了回去,但最后也还是无法摆脱绝大部分被扔掉的命运,因为只有比较直近的亲属才会参加打包工作并将剩菜带回去,而李先生和妻子两家的亲属中,这样的亲属还不到10个人,40桌菜剩下了一半,也就是相当于完整的20桌,共计约280盘菜,10个人人均28盘菜,再考虑到剩菜的保质时间以及人连续吃同一类菜肴之后会倒胃口等因素,这些剩菜最后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按照本次婚宴总价32000元计算,这些剩菜折合现金达16000元,最后实际扔掉的剩菜价值至少在10000元左右。

除了婚宴之外,在日常的餐桌上,浪费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在许多中小型餐馆里,随时都能看到一些顾客离开后留下的满桌剩菜,尽管现在很多人已经有了打包的习惯,但是大多数都只会选择部分完整和干爽的菜肴,被丢弃的剩菜还是比较多。而在一些商务类饭局或者较大规模聚会上,大多数人都会为了面子而放弃打包。记者统计了10位市民最近5次饭局后打包的情况,发现在这50次饭局中,剩菜的情况超过40次,而其中打包剩菜仅仅不足10次,造成的浪费也就可想而知。另外,各种节假日过后,很多市民的家里也都面临着过剩的鸡鸭鱼肉甚至是生猛海鲜等食材,这些食材一时间吃又吃不完,存又存不下,竟然成了很多人家的一种负担。最后,很多不再新鲜的食物还是无法逃脱被抛弃的命运。对于这样的浪费,最为痛心疾首的要数家里的老年人了,老人们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懂得勤俭持家之道,但是在普遍存在的食物浪费的洪流中,老人们除了还可以唠叨几句之外,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造成的食物浪费,其实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的。例如婚宴酒席,可以改成自助餐酒会的形式,不仅更加轻松自由,宾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予取予求,并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再比如各类饭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点菜的量,同时养成打包剩菜的习惯,把浪费降低到最低。至于家庭中逢年过节时的食材过剩,只要在采购之前做好计划,在亲友馈赠时合理安排,总是有办法减少或者杜绝浪费的。

清冽甘泉 纯洁净水

怎奈何浅尝辄止

近年来,瓶装的矿泉水、纯净水以其健康卫生、储运方便的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然而随着瓶装水的普及,浪费的现象也日益凸显。无论是大型会议、公务活动,还是广场、公园、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中,没有喝完就被遗弃的瓶装水几乎是随处可见。

相信很多参加过大型会议、公务活动的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会议或者活动主办方会为与会人员提供充足的瓶装饮用水,但是很多瓶装水往往都没有喝完,有的剩下半瓶,有的甚至只是喝了几口就扔掉了,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的于先生对此有着很深刻的体会。他经常参与一些大型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每次会议都会根据与会者的人数准备充足的瓶装饮用水。然而一场会议下来,随着与会人员散去,会场内的桌椅上都会留下许多没有喝完的瓶装水。在一次300人参加的大型会议中,于先生和同事准备了大量瓶装水,并且分发到了每一位与会者的座位上。当会议结束之后,于先生和他的同事在会场中竟然找到了超过200瓶没有喝完的水,而且其中大部分仅仅是浅尝辄止,最后只能全部扔掉。

盛夏来临,瓶装水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白城市的商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中,时常就会看到一些被遗弃的瓶装水。在一家大型商场当清洁工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天气炎热,她每天在商场中清理的矿泉水、纯净水以及各种饮料瓶也越来越多,剩下半瓶没喝完的现象十分常见,其中尤以矿泉水、纯净水为甚。此外,记者还从铁路和公路客运部门了解到,被丢弃在铁路、公路客运车站内以及火车车厢和长途客车车厢内的瓶装水数量也是十分惊人的。除此之外,许多私家车主也常常会有浪费瓶装水的体会,因为私家车里常常会有开瓶之后没有喝完的瓶装水,在夏季,瓶装水会随着车内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温吞吞,而且据说塑料瓶在高温下会析出有害物质,所以留在车里时间太久的瓶装水就不宜饮用了。

剩下的瓶装水,无论从卫生的角度还是从心理的角度考虑,其他人都根本不可能再继续饮用这瓶水,所以这些剩水只能被白白浪费掉。尽管这些瓶装水的经济价值并不高,但是被浪费掉的水资源,又岂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实际上避免这种浪费的办法并不难,只要把水喝完就行了。但是这需要人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在参加会议或者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别忘记把自己没喝完的瓶装水带走,并且最终把这些水喝完。

丸散膏丹 家庭药箱

过期药浪费几何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家庭中常备一些常用药品以及急救药物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健康状态良好的家庭来说,常用药也并不常用,急救药就更加不会常用,而且药品又都是有固定的有效期的,所以过度的储备药品,也会造成不小的浪费。

市民赵女士家共计有4位家庭成员,分别是赵女士和她的丈夫、女儿以及婆婆。赵女士的婆婆虽然已经60多岁,但是身体状况十分良好,平日里很少吃药,至于其他家庭成员,除了几年一遇的偶感风寒,也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吃药,但赵女士是一位喜欢未雨绸缪的贤妻良母,家里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会储备充足,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常见的家用药品。上周末,赵女士在家里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在清理到家用药箱时,发现里面的大部分药物都已经过期了,还有一部分即将过期,其中包括为孩子准备的止咳糖浆、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儿童头孢颗粒等药物,此外还有肝胃气痛片、牛黄解毒丸、罗红霉素片、感冒胶囊等成人药物,还有一些补气血、化瘀滞的中成药,此外还有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类药物,以及处理外伤用的雷夫诺尔等药水。让赵女士头疼的,不仅仅是要扔掉那些过期药物,还有让她弃之可惜的即将过期的药物。

不仅是赵女士家这样健康状况良好的家庭会出现这样的药品浪费情况,在一些经常吃药的家庭里,药品浪费也是屡见不鲜。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分别患有好几种老年病,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于一身的父亲,每天都要吃好几种药。而患有严重风湿,又得过脑梗塞的母亲,更是药不离口。也许是因为二老的身体不好,所以家中的常备药物就更是多得惊人,就在前不久,刘先生还找出了整整一纸箱的过期药,而对于这种情况刘先生早已见怪不怪,因为他每年都要帮助父母扔掉一大堆的过期药。为此,刘先生也多次劝过父母,希望他们适当控制一下家里的药品储备量,可是一辈子勤俭的父母,在别的方面舍不得花钱,买起药来却毫不吝啬,有时候无论这药是否有用,都会先买回来再说,似乎只有储存了足够的药品,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心。

药品的价值,都只能体现在其有限的保质期内,无论如何价格不菲的药品,只要过了期,就只有被抛弃的份儿。要避免这种浪费,一方面应当倡导市民在储备常用药品时要有所节制,只有根据家庭成员的需要,有侧重地储备少量常用药物即可,无需过多购买。另一方面,药品零售商也应当灵活掌握药品的销售,尽量销售一些小包装、独立包装的药品,甚至可以尝试对一些常用的大包装药品进行拆零销售,这样一来,既方便了顾客购买,又避免了家庭药品的浪费。

不当信息 错误反馈

已成第9种浪费

据说,现代人每天接受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代人一年的信息量。尽管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但足以用来诠释当今的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中最大的浪费,其实也是信息的浪费。由于信息的浪费往往是不可见的,因此人们更容易忽视它。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造成浪费的方面很多。按照现代工厂管理中的定义,浪费可以分为8种,分别是不良、修理的浪费;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等待的浪费;管理的浪费。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的浪费已经成为了第9种浪费。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浪费除了在企业运营、工厂管理中造成损失之外,也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不当的信息会带来错误的反馈,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消耗都可以被称之为浪费,所以这第9种浪费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会引发前面的8种浪费。而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世界里,巨大的信息潮每天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高效率工作生活的同时,其中的不恰当信息所造成的浪费也是难以估量的。

例如在互联网上使用搜索引擎,用户在输入关键词之后,往往会搜索到大量相关的或是无关的词条,然后又要从这些繁杂的内容中过滤和筛选,最终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其中那些被筛掉的信息,大多数属于不恰当信息。再例如街头上常见的广告宣传,各种制作精美的宣传卡片、传单,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宣传卡片和传单上的信息都是无用的,有时候要过滤掉这些无用的信息,仅仅靠扔掉卡片和传单是没用的,因为很多信息可以通过视觉轰炸的形式映入眼帘并烙入脑海,对于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人而言,这就是一种浪费。

与其他生活中的浪费不同,信息浪费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不易察觉的、潜移默化的,点滴的不恰当信息有可能会造成一种并不明显的蝴蝶效应,直到最终后果的出现,很多人还很难意识到这个后果与信息浪费之间的关联。要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就应该尽量避免信息浪费的发生,也许我们不能控制不当信息的流入,但是却可以洁身自好,避免对于不恰当信息做出错误反馈,更不主动发出不恰当信息扰乱视听,逐渐消除这第9种浪费。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