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董志恒 记者汪伦)今年以来,洮南市光明街道坚持把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以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为平台,以社区建设为依托,从入户宣传、平台建设、组织帮扶、岗位开发4个方面为居民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开展入户宣传。街道统筹按排,成立入户队伍,依托楼长、居民信息员,集中开展进家入户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活动,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就业、失业人员、“4050”人员和低保户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状况,并登记入册,建立帮扶档案。
实施平台建设。加强劳动保障优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就业指导服务功能,将各项工作办理流程张贴出来,提高群众对工作的知晓度及工作人员办事效率;设立政策法规和招聘信息发布栏,让群众及时了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岗位资源等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切实提高为群众服务办事的本领,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做好组织帮扶。开办各种就业培训班,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作用,健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公示制度,推动小额贷款政策落实,最大限度地促进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
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大力开发、调整公共便民服务公益性岗位,对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就业困难对象实行托底安置,挖掘社区保安、保洁、修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公益性岗位,采取非全日制、临时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使社区成为就业再就业的重要阵地。同时,动员辖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开辟更多岗位,力所能及地安排困难对象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