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造通往幸福之路
洮北区瑞光街道军民社区举办庆七一文艺表演
开展共驻共建活动 庆祝建党96周年
“中国网事·感动2017”
网络感动人物评选二季度启动
市食品化妆品稽查分局开展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7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通往幸福之路
——记全国优秀司法所、白城经开区司法分局幸福司法所
 

●刘畅 本报记者 李彤君

为了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用勤奋和乐观迎接挑战;在特殊的岗位上,认真筑牢“第一道防线”,努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将汗水和智慧融入事业中;秉承司法为民的思想理念,筑牢堡垒,唱响和谐之歌,是白城经济开发区司法分局幸福司法所全体人员的工作理念。该所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司法所,吉林省法律服务先进所、省优秀调解委员会,全市法律援助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

做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近年来,幸福司法所年均调解各类纠纷案件260件以上,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2013年秋,辖区内最大的高端商品房建设项目开工,征地0.2平方公里左右,动迁居民1000余户,各种纠纷不断。幸福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夜以继日地奔波于住户中,倾听民声,宣讲政策,辨析利害,疏解矛盾,向上级反映群众合理诉求,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眼前的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化解了动迁矛盾。

2013年冬,二三七社区内因某酒店下水道堵塞,导致污水满街并结冰,给楼上24户居民出行带来不便。调解员数次找到店方,而店方总是搪塞敷衍。在街道组织的“说事会”上,大家讨论后决定以感化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二天,80岁的姜老汉拿着铁锹,亲自清理冰路,20多位街坊邻居加入清理队伍中。酒店经理见状,连忙带领员工也加入到清理工作中,问题在第3天就得到了解决。

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守护神”

为满足困难群体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需求,实现对这一人群法律援助的全覆盖、维权“零”等待,幸福司法所开通了法律援助咨询电话,及时解答群众的来电来访。在辖区5个居委会建立了联络点,由委主任担任联络员,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为争取时间,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他们对情况紧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自行受理,先行办理,事后补办审批手续”的援助模式,实现了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零”等待。2012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件,受援人员180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接待来电来访共370多人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和争取经济补偿40余万元。

针对居民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今年年初,幸福所创新服务方式,在辖区四季华城小区内成立了白城市首个物业调解纠纷委员会,建立了“五位一体、三级联动”的物业纠纷调解新机制,成为居民调解工作的一个亮点。

做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筑基石”

开展“法律六进”工作,不断创新法律宣传形式,将法律宣传到群众家门口。通过“小喇叭”等活动载体,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建立健全社区法律服务体系,请律师进社区,为群众开设法律课堂,提供无偿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形成了学法、用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幸福司法所探索建立了“构筑一体系,夯实二保障,实现五到位,狠抓七规范”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对辖区内50名刑满释放和解除矫正人员逐个排摸,登记造册,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同时签订帮教协议,跟踪帮教,责任到人。用亲情、友情、爱心唤回“释解”人员及矫正对象的自尊自爱,为他们铺平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道路。截至目前,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找到了工作,无一人重新犯罪。

工作人员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王某犯罪前在餐饮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想创业但始终不敢跨出第一步,工作人员不断找他谈心,帮助他、鼓励他坚定创业的想法和信心。又做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支持王某创业。司法所又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通过部门联动协助王某解决了创业启动资金和营业执照。今年4月,王某针对建筑工地开办了一家400多平方米能容纳1000多人就餐的职工食堂,并解决了3名矫正人员的就业问题。

公平与正义、自由与尊严需要法律的维护,稳定与发展、幸福与和谐需要法治来保障。为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司法所的行政人员始终在打造着通往幸福的路。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