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想起鲁院
白城抒怀
走向物阜民康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7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起鲁院
——2010年中国著名作家印象
 

□一 禾

铁凝印象

初秋的北京,丹桂飘香。

2010年9月9日上午,北京八里庄北里,鲁迅文学院5楼会议室装点一新。

鲁院第14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开学典礼仪式,将要在这里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作家早早等候在这里。

9时许,在鲁院领导的陪同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李冰,还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高洪波、何建明,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崎嵘、杨承志及中宣部文艺局等领导,兴致勃勃走进了会场。

时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代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向来自祖国各地以及海外的50位学员表示欢迎。

典礼前的那一幕是难忘的。

走在前面的铁凝主席,身着藏灰色套裙,干练的短发,淡雅的妆容,端庄的丽质,轻盈的步履,她没有走向主席台。一进门就微笑着和学员一一握手,我以为只是一走一过,象征性的握握手,没想到,她又折了回来。50名学员,分5个区域排列,铁凝主席前后走了两个来回,一边和学员握手,一边亲热交谈。和我握手时,我激动地说:“主席您好,我来自吉林白城,笑天主席委托我转达对您的祝福!”她说:“你们常见吧,也祝张主席身体健康!”然后和我的同桌、来自宁夏银川的女作家张毅静握手,看到她的笔名“婴宁”,风趣地说:“呀,你怎么给自己搞了这么个笔名?《聊斋》里的人物啊!”说完又幽默地笑了,毅静的脸有红润飘起。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铁凝主席没有官腔官架,也没有大家的盛气凌人,她说按教学计划,要给我们讲一节大课,学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记得我读初中时,就读了她的小说《哦,香雪》,那是一群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女孩的故事,她们每晚7点钟准时像等候情人一样等候一列只在村口停一分钟的火车。根据她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获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她的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人。

1986年至1988年,她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1997年,她的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发表,获《小说选刊》年度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她的长篇小说《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都在文坛引起轰动, 2001年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鲁迅文学奖”。

2006年11月,年仅49岁的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在她之前,中国作协共有两位主席,分别是茅盾(1949年至1981年) ,他在53岁时走马上任;巴金(1984年至2005年),则以80岁高龄担任该职;本届作协主席年龄首次降至50岁以下,同时也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女性作家。

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我的思绪。

隆重而简洁的开学典礼结束了,学员把目光再次投向一直微笑着的铁凝主席,都渴望和她合影留念。

鲁院门前集体合影后,银杏树下,铁凝主席主动和学员一一合影,在她的带动下,李冰、张健、何建明等领导、名家也都纷纷和学员拍照留念。

我的老乡来自延边的《天池小小说》杂志主编黄灵香主动请缨,给我和铁凝主席合影,忙乱中镜头被其他学员挡了一点,灵香冲我莞尔一笑,有点犹豫,不好意思再拍了,细心的铁凝主席见此情景,温和地说:“来,再拍一张。”我顺势把自己的名片递过去,她和我说:“一定给张主席代好,以后多联系。”

在和铁凝交流的瞬间,我想起2008年8月我当选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时,在就职演说的最后引用了铁凝散文随笔录《从梦想出发》里的一段话:“我们梦想着在物欲横流的生存背景下,用文学微弱的能力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这梦想路途的长远和艰难也就是文学得以存在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文学的魅力……”学员长时间的掌声告诉我,铁凝这句话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鲁院银杏树下、雪松旁、梧桐间,留下了铁凝和学员们的深情交流,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合影。

短短的一个小时,铁凝主席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和蔼可亲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魅力,就像姐姐一样,给了鲁院第14届新学员无尽的温暖和力量。相信,这力量会温暖我们4个月,一个冬天,乃至漫漫一生的历程。

京城赏月

2010年中秋后的第一天。

一轮圆月挂在苍穹,北京的夜色真美。

按鲁院要求,我们学员和导师在一学期里,至少面对面交流三次。拜师会的那天,我们小组4位就约好了导师——著名少数民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在中秋节后的八月十六小聚一次,算是第一次师生交流吧。同时,也想借机请艾克拜尔老师小酌,听说他蛮有酒量的。

临行前,我们拿和北京市长同名的中国水利作协派来的作家郭金龙开涮:今晚就得“郭市长”陪导师开怀畅饮了,级别够,还有酒量,我们只有当随从的份了。一路欢声笑语,我们一同打车来到事先安排好的见面地点钟鼓楼附近满福楼火锅城。

艾克拜尔·米吉提(Akbar Majit),哈萨克族著名作家、翻译家、编辑家、学者,用汉语创作。时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历任《民族文学》编辑、《中国作家》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民族文学处副处长、处长、《民族文学》副主编、编审、常务副主编,《作家文摘·典藏》主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委员、兼综合办公室主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以及多种文学、学术、时政期刊编委、顾问。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瘸腿野马》《存留在夫人箱底的名单》《蓝鸽、蓝鸽……》等。另有大量散文、随笔、评论、纪实文学、翻译作品、学术论文被译为多种外文和蒙、藏、维、哈、朝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发行。

艾克拜尔按时赶到,一下车就和我们一一握手问候,并笑盈盈地说:“你们离开家乡没和亲人一起过个团圆节,心情都好吗?”艾克拜尔老师一见面就嘘寒问暖,让我们倍感可爱可亲可敬。几位慕名而来的学员,见此情景,顿时消除了原有的紧张和陌生感。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进了满福楼火锅城。

落座后,艾克拜尔老师和大家一边赏月,一边谈文学谈人生谈办刊,先生渊博的社会知识、厚重的文学底蕴、幽默的言谈情趣、宽广博大的胸怀、深入浅出的讲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生在其乐融融中交流了几个小时。到了饭时,我们小组的组长、来自天津的石松茂老大哥问:“导师,今天咱喝什么酒?过节了,你的几个学生表达一点心情。”艾克拜尔挥挥手说:“你们不要管了,我都安排好了,你们过节都没回去和亲人团聚,今个儿老师请客,也做一回你们的亲人吧!”一边说一边吩咐司机把车里最好的“孔府宴”搬过来,几位随来的女同学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都低声赞叹:“艾克拜尔老师真好啊!”

艾克拜尔老师反客为主,打破了我们原来的计划。

大家团团围坐,轮番给老师敬酒。一边喝酒一边谈文学,特别是他谈到《中国作家》设立的鄂尔多斯小说、散文和诗歌大奖时,鼓励我们积极、踊跃参与,力争获奖,大家不但被眼前热气腾腾的火锅温暖着,顿觉眼前都亮亮的,宛如天上那轮金黄的圆月。

提到办刊,他说不管封面设计还是正文的版式,都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不放松。他笑着对我说:“你们白城的《绿野》办得不错,封面和排版都很有特色,臧克家题写刊名,张笑天做总顾问,阵容强大啊。”

我真是惊讶了,拜师会那天,我几多犹豫之后,临别时才斗胆把自己主编的刊物《绿野》文学期刊送给老师。心里还想,作为名家哪有时间关注你们这些地方性刊物啊。没成想,事隔3天,老师竟然那么细致地阅读了《绿野》。老师看我面带惊讶,就接着说:“谁赠我的书,我都会认真阅读。对了,你们白城还有个中国最大的兵器城,我看了那篇报告文学《让子弹飞翔》……”

听至此,我更加惊讶,我以为艾克拜尔老师只是看了封面,没想到连里面的内容都一一阅读了,我激动地说:“谢谢老师对《绿野》的关注和关爱,欢迎老师去白城草原做客!”他爽朗大笑起来:“我去白城,不光要看丹顶鹤,还一定要去看亚洲最大的兵器城!”

我满怀敬仰之情起身敬导师一杯酒,我干了,他也干了。

酒后,艾克拜尔老师带我们走进赏月的茶楼,饮茶品茗,赏月吟诗。

我端起相机,留下了一幅幅终生难忘的图片。

这个中秋,我们没有在家乡和亲人度过,在京城却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深情的中秋。

中秋十六,月圆情浓。尊敬的艾克拜尔·米吉提先生言传身教,究竟给予了我们什么?

不仅是作文,我看,更是做人。做不好人,怎么能做好文呢?

我想人做好了,我们的人生才能如今晚的皓月一样——

圆满、亮丽、永恒!

身后的掌声

我和何建明见了3次面,每次都有新收获。

2010年11月1日上午,我终于盼来了何建明的课。

北京总塞车,有时讲课的专家、教授偶有迟到也是正常。当我从六楼踩着上课铃声赶到一楼教室时,何建明以《当代优秀作家最需要什么》为专题的讲座已经开始。我端着放好铁观音的茶杯,顾不上倒水了,赶紧找到自己的座位悄悄坐下聆听。

何建明,江苏苏州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全国劳动模范。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作家出版社社长;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读物奖和五届报告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国家行动》《共和国告急》《部长与国家》《我的天堂》《永远的红树林》等。共出版文学著作26部。电影电视作品5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其中《中国高考报告》被收入日本、澳大利亚等大学教材。

坐在鲁院讲堂里的何建明戴着近视镜,目光深邃,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嘴角不时泛起的微笑,是那样的睿智和亲和。尤其是授课时,不故弄玄虚、拿腔作调,一言一行传递给学员的感觉亦如他的作品:真诚、大气。

文如其人,在何建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得2007年初秋,我去参加《中国作家》在小汤山举行的金秋笔会的颁奖仪式,何建明为我颁奖,握手的瞬间,他嘴角的微笑,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在那里,他精彩而真诚的讲座使我深深触动。会后,当他得知我在基层电视台工作时,鼓励我说,记者出身搞创作,具有一定的优势,敏锐、视角及社会洞察力都很强,发挥好,会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后来我才知道,何建明在部队当过多年记者,这也是他的切身感受。

会后,我在北京王府井书店,选购了何建明的《落泪是金》《共和国告急》等几部获奖的报告文学作品专著,放在我背包里,我不时伸手摸一摸,感觉到,那比我此行荣获的奖杯分量重得多。

在返乡的列车上,我开始阅读《落泪是金》,他那种平民情结和忧患意识,令人感动。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何建明是凭着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自己站在中国平民百姓的立场之上,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用百姓的眼光看生活、看现实,写出了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充满百姓情结的作品。

他在《共和国告急》后记《生命如歌,文学如歌》一文里写到“真正的秤,是人民群众喜不喜欢你写的作品,你的作品是不是为人民和百姓说了话”——这是何建明内心深处一直存放着的一把金铸的秤杆!它与何建明的生命同等重要,它是何建明的文学生命的全部支撑点。今年,我在《绿野》文学期刊2期卷首语,配照片选发了何建明的《生命如歌,文学如歌》片段,并在白城首届青年文学骨干作者培训班上,进行专题传授,听者反响强烈。

时隔4年,2010年9月9日,在鲁院14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开学典礼上,我又见到了何建明。在鲁院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再次握手,我简单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变动和创作情况。他笑着鼓励我:“当作协主席了,不光要自己创作,还要带好队伍,责任更大了。”当我说,明年我们吉林白城市要召开“嫩江湾”文学现象研讨会,想约请他参加时,他高兴地说:“一个县级市能走出10多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实属不易,没有特殊情况,我一定去。”临别时,我们合影留念。

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当代优秀作家最需要什么?何建明结合自己和当代名家的创作实践进行透彻分析和深入讲解。其一,要正确看待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为读者着想,让读者认可;其二,面向社会,了解国情,融入伟大时代主流中去;其三,客观全面看待社会问题,真实艺术地再现精彩的生活;其四,多一点儿第一手材料,提升原生态生活的创作力度;其五,多一份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做保持普通人情怀的作家。同时,他建议作家在创作上不要跟风、保持独特性、抢先扑捉素材、下苦功专攻一项,并在选材技巧和见微知著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中间休息时,我再次与何建明握手,并把2010年2期《绿野》赠其斧正。不少学员也走过来与何建明交流、拍照。他笑着问学员:“我这么讲怎么样?你们满意不?”并把名片送给大家:“有事,去找我,我尽力为大家服务!”

学员们没想到,眼前这位写出中国时代大气、生活大气、民族大气的大作家,如此虚怀若谷。

走下鲁院讲堂的何建明,身后的掌声没有停止……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