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GDP完成74.8亿元,同比增长5.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完成5.27亿元和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4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2.3亿元,同比增长7.6%……
年初以来,大安市围绕“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双城联创”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克难攻坚,“期中考”交出亮眼答卷。
——项目建设蹄急步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期投入使用,玻璃制品加工项目等进展顺利,夏季骄阳似火,大安项目建设亦是热潮涌动。今年以来,大安做好“上争、外引、内培”三篇文章,共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投资37亿元,同比增长10.3%。结构优化,80个重点项目中,产业类项目达到49个,占项目总数的61.3%。在“三早”行动中,集中开工项目15个,工业类项目占比达67%;进展较好,重点项目新开工42个、复工28个,开复工率分别达到81%和100%。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入统38个,完成全年目标的65.5%。以商招商、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洽谈推动招商项目30个,全口径完成招商引资123.1亿元,同比增长了19%,积蓄了持续发展新动能。
——农业生产态势喜人。眼下,正值黄菇娘、西甜瓜大量上市的季节,挂着各地牌照的收购车辆络绎不绝,以棚膜经济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今年大安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生产面积157万亩,调减了玉米面积27万亩,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增至45.7万亩;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全力实施“四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造林2.5万亩,人工稻田湿地修复6万亩,草原综合治理24.5万亩,治理盐碱地恢复草原16万亩,与蒙草集团合作建设1000亩高标准草原示范区;加大产业支撑力度,新建标准化棚膜园区8个,大棚数量突破2万栋,棚膜经济面积达到30万亩。富硒香米等6个品牌获绿色食品认证。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发展规模养殖户610户,专业村屯2个;发放“吉农牧贷”9500万元,扶持规模养殖户150户。加大基础改善力度,新打抗旱水源井850眼,实施节水增粮3万亩。牛心套保、叉干镇和龙沼镇三个土地整理项目主体工程完成。龙海灌片、长征片区等重点水利工程按序时推进。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温度计”和“晴雨表”,用电量指标的变化,往往是经济发展态势变化的重要体现。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用电量达到了9000万度,同比增长了11.7%。在电量增长的背后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大幅攀升,分别完成92.3亿元和3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4.6%。为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深入开展了“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市领导深入包保企业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虽受石油产业增加值增速影响,但装备制造配套、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等支柱产业发展良好,工业经济总体稳中有进。“一区六园”表现不俗,37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16.1%。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116.2亿元,同比增长8.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通成飞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循环与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开发项目通过了国家工信部评审。
——三产发展风生水起。盛夏时节,美丽的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又迎来大批游客。走进主体竣工的嫩江湾景观提升工程,亭台轩榭、回廊蜿蜒,美景如画,颜值爆表。
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年大安加大了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天然休闲养生地,秀美福地嫩江湾。”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形象宣传广告登陆央视三个频道,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同时加快新媒体推广,利用省旅游数据中心等平台宣传推介嫩江湾及年度系列旅游活动。还推行市场化运作,成功举办“嫩江湾七彩风车节”等系列旅游活动,接待域外游客5.6万人次,同比增长35.3%。
深化服务业发展攻坚,放宽市场准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势头良好。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991户,同比增长54.7%。
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建成了电商产业园和阿里巴巴县级服务中心,城乡新增电商户320家,电商服务网点达到591家,网上交易额实现2775万元。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80个、农村淘宝店23个,菜鸟物流和立达物流畅通城乡配送渠道。
——城市面貌不断改善。道路好了。
绿地增加了,城市干净了,让城市面貌一新。
实施城区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改造了育才路、江城路、滨湖大路和捺钵大街;新增城市绿地18公顷;城市出入口亮化工程完工。主次干路和巷道环卫保洁全覆盖,机械清扫率达50%以上。
开展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引导自拆818处。加快建设南湖休闲广场、迎宾广场、江城广场和大安、安广、两家子三个快铁站前广场。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区农贸市场投入使用;污水处理改扩建及中水回用工程进展顺利。
集中开展车辆静态化管理,深化超载超限专项治理,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路网建设提速。嫩江大桥及太山至胡力吐等4条县道有序推进;珲乌高速大安南出口项目完成可研;投资1亿元的农村公路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审批;投资7.5亿元的S516、S210项目前期进展顺利。通让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稳步推进;长白快铁进入调试运行,即将开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应用新技术、新成果20项。城镇新增就业4232人,全口径劳务输出384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3%。教育和医疗是居民最关心的话题。开工建设了南湖小学、3所农村幼儿园和4所农村中学教学楼,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渔猎馆成为我省首批十个“数字化平台博物馆”建设项目。荣获省田径锦标赛县(市、区)金牌榜和团体总分两个第一。在医疗卫生方面,大安市医院新建项目进展顺利,主体完工;新农合参合率99.4%;顺利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评估。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出台了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扶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带动机制。提高种植、养殖项目补贴标准,投入资金6180万元,新发展大棚1984栋、畜禽养殖11.4万只(头、匹),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占比分别达到78%和64%。全面启动庭院经济,落实种植面积1148万平方米。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规模12.1万千瓦,可带动76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投入资金152.3万元,资助了1970名贫困户子女。对就读高中的285名贫困户子女,每生每年补助资金提高到5000元。投入健康扶贫资金1974万元,提高就医报销比例,减轻了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全面启动新农合村级门诊统筹工作,实现了农民本村就医即时结报。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已完成改造3471户,动工3099户。
——夯实安全基石。社会安定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民幸福的基本保障。大安市坚守安全红线,加大了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力度,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新途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7件。持续开展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重大会事期间实现“双零”目标。加大了防暴处突、治安巡防、打击犯罪力度,完善公共安全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应用,社会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