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龙 史万忠
大安市公安局从2015年12月21日开始包保叉干镇的先锋村、光明村、庆发村、民乐村、建国村、长城村和庆学村。脱贫工作以来,工作队采取精准施策、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等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建档立卡贫困户 精准识别扶真贫
为让贫困人口尽快摆脱困境迈向富裕,扶贫工作队把摸清底子、建档立卡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第一时间深入到所包保的村屯,走进农户,住在农家,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同镇村干部一道认真做好走访调查。经过调查摸底、对比、评比、筛选、民主评议,所包保的7个村共有贫困户823户,贫困人口1468人。扶贫工作队根据每个家庭的困难程度、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劳动能力等,详细精准划分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贫困户,逐人逐户建档立卡,因人、因户、因星级进行精准扶贫。
帮在节骨眼 扶在关键点
2016年12月3日,驻叉干镇光明村的扶贫工作队队员和镇村干部正研究脱贫工作,突然听到有人喊:“不好了,老徐家着火了。”工作队员与镇村干部放下手中的工作,迅速来到着火现场参加救火。他们一边组织人力救火,拨打火警电话,一边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场抢运贵重物品。最后,消防队员将火彻底扑灭。当房主徐老汉望着保存下来的三间瓦房,看着摆放到院外一件件安好无损的物品,再看看脸上一道道黑不溜秋的扶贫工作队队员,他硬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今年,民乐村有1公里的水田主渠道泄漏、垮坝,造成局部稻田泄涝,村干部和贫困户看着干着急,没办法。扶贫工作队队员了解情况后,反复研究,想办法,用塑料袋装满土,一个挨一个摆在水渠两侧的迎水面,然后再把水渠上的土夯实。工作队队员又为民乐村捐款2000元,购买了2000多条塑料袋,装满土摆在水渠两侧的迎水面。村民们拍手叫好,打心眼里感谢扶贫工作队,并管这条水渠叫警民连心渠。
叉干镇十年九旱,水利资源是制约这里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因此,扶贫工作队从去年春天开始,帮助包保的7个村,协调打深水井70眼,缓解了抗旱水源紧张问题。
土地整理搞开发 集体个人都发财
扶贫工作队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民乐村有大面积连片的闲置土地能开发,于是就向上级领导汇报了此事,在多方努力工作协调下,争取到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总投资1.41亿元,建设规范1264公顷,开发整理水田面积1136公顷,旱田改水田面积104公顷,新增耕地1032公顷。该项目使全村142户571人受益。他们没花一分钱,平均每人分得水田1公顷,村民们把分得的水田以每公顷5000元的价格承包出去,仅这一项每年每人纯收入5000元。村集体将剩下的水田进行了对外发包,村集体一次性纯收入可得1700多万元,以后逐年对外发包,这1136公顷水田就成了民乐村村民及村集体的摇钱树。
精准施策巧安排 坐在家里就来钱
扶贫工作队因户制宜,针对一些老弱病残,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他们采取政府救助兜底、合作社加贫困户等措施,切实保障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扶贫工作队在庆学村成立了奶牛合作社,有59户贫困户入社,并为每户贫困户投入8000元资金交到合作社,合作社用这些钱购买了54头奶牛。贫困户不出钱、不出力,每年年终每户贫困户可分得红利1000元。扶贫工作队还为庆发村贫困户争取到资金,建起了蔬菜大棚,并把他们加入到于海龙农业机械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加贫困户的模式,每年年终合作社给每户贫困户分红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