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
江桂霞是镇赉镇庆生社区关工委副主任。多年来,她倾注心血,主动作为,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真诚的爱心献给了社区青少年。
庆生社区现有4个关工小组,430名“五老”人员。“五老”们采取“分片包户”的工作方法,经常深入到居民家中,对社区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进行摸底调查,对有问题和需要帮助的孩子登记造册、归档立卷。第四小组矫立敏、矫立志姐弟俩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不幸病故,和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里住着伸手就能够着屋顶的小土房,生活十分困难。江桂霞和社区主任以及关爱小组成员多次到他家走访,并找有关部门更改了他们的户口,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多次为姐弟俩买学习用品和衣物。江桂霞还和学校的校长、班主任联系,为他们免除了各种学杂费,经常到他家讲自立自强的故事,使姐弟俩增强了学习信心,双双考上了大学。他们在寒暑假期间免费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办学习辅导班,姐弟俩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江桂霞了解到张静悦同学家中生活十分困难,父亲去世多年,靠母亲一人在外打工供孩子上学。但因母亲再婚,母女俩的低保存折让继父给拿走了,小静悦失去了本属于他们的低保金,生活无助的她只好和奶奶生活在一起。2015年她考上了白城幼师,但生活费没有着落。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江桂霞积极与民政部门联系,为张静悦重新办理了手续,变更了低保存折,享受低保待遇。
社区留守儿童李小玉的母亲在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姥姥照顾,江桂霞和社区关工委同事利用周末帮助孩子辅导功课,为孩子买学习辅导书,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李小玉的母亲十分高兴,经常打电话对江桂霞表示感谢。
留守儿童王韵麟父母离异,母亲残疾,靠姥爷的微薄收入生活,孩子几度辍学。江桂霞得知情况后为他购买学习用品和衣物,并和学校的校长、老师沟通,减免他的一切费用。学校开运动会孩子的鞋和校服共用138元,都由江桂霞自掏腰包购买送到孩子手中。
留守儿童贺子楠,今年12岁,父母在他出生40多天后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全靠奶奶李丽捡破烂维持生活。在春节期间,江桂霞带领关工委一班人,为他家送去米、面,并给孩子买衣物和学习用品,还给他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2016年“六一”节前夕,江桂霞带领社区关工委同事会同团县委对社区两名服刑在押人员的子女进行走访,并为他们每人送去300元慰问金,同时还联合民政部门对社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走访,其中有王韵麟、李小玉、吴思阳,并为他们申请了生活保障金。对有问题的两名少年经常跟踪观察,注意他们的细微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关怀和鼓励,教育他们在正确道路上前行。
庆生社区的杨某,是生活在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15岁时他父母离异,奶奶、父亲常年有病,母亲改嫁,家中还有一个患精神疾病的大伯,祖孙三代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爷爷杨友每月600元的退休金。从小就没人看管的杨某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2007年4月,接到杨某犯罪档案时,江桂霞感到责任重大,多次走访做杨某的思想工作并与民政部门联系,为父子二人办理低保。社区还组织人员为他家修房子、院墙,使杨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真情。他下决心痛改前非,遵纪守法。江桂霞趁热打铁,又帮他联系了工作,目前,杨某在白城一家装潢公司打工。
四组李某长期迷恋网吧,有段时间一直处在逃学状态,早上背书包上学,晚上回到姥姥家,家人以为他上学去了。直到有一次在检查网吧时发现了李某,并跟踪到他家,这时家长才知道他在逃学。江桂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到学校和班主任沟通,正面疏导,促膝谈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某不但改掉了恶习,还经常做好事,学习有了明显进步。
江桂霞还组织下岗职工开办小学生兴趣班,请退休老干部教美术、书法、乐器等,同时聘请了“五老”志愿者服务队的党员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他们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社区青年志愿者还利用社区家长学校和校外辅导站对留守儿童定期进行“讲公德、讲诚信、乐助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勤奋学习,自强成长,增强立志的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变得开朗乐观了,外出打工的家长知道孩子变化后,都十分感谢江桂霞的关爱,在外打工更安心了。
江桂霞卓有成效地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多次被市、县关工委评选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镇赉好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