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市工商局把精准扶贫作为自己的“分内事”,在“精”“准”二字上做文章,倾注真情为包保村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洮河村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大力支持庭院经济发展。帮助包保村研究制定了《洮河村2017年度庭院经济发展规划》,组织村民赴伊通、靖宇、内蒙古等地参观学习果树种植技术,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截至目前,全村224户农户累计种植果树5500棵,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6户。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包保村参加义务劳动,帮助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平整土地、整理庭院。
开展抗旱打井工作。与市民委相互配合,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0万元,打抗旱井53眼,实现全村抗旱水源井全覆盖。在春耕时节,根据近60户农户因变压器容量不够导致无法灌溉土地的实际,多次协调市、区两级农电部门解决了电力增容难题,解决了农民抗旱灌溉问题。
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全市开展“三帮扶,一推动”活动期间,在分管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协调发改委、供电公司等部门为包保村争取到光伏发电站项目(1.5KW,占地3公顷)一个。项目建成后,可为包保村每年带来30万元的经济收入。
鼓励旱田改水田。针对今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旱田收入无保障的实际,组织村民对现有旱田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鼓励村民种植水稻。目前,全村累计改造旱田210公顷。旱田改水田后,每公顷土地单产价值可由过去0.4万元提高到1.1万元,仅此一项即可为全村增收140余万元。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投资并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包保村种植各类花卉2000棵,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组织对外劳务输出。组织动员包保村闲散劳动力赴丹东、大连等地外出打工。今年,全村外出打工人数210人,可增加收入420万元。
有效开展宣传工作。为了让贫困户知晓国家的医疗、教育扶贫政策,他们印制发放医疗扶贫“五提高、一降低、三减免”宣传单200份。组织市局商广科、稽查支队工作人员到包保村开展“商标品牌建设”和“辨别假劣农资”知识讲座,提高农民商标品牌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