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听 雨
唱一支情歌给故土
我的家乡没有小河
一个家族的百年史
现实,你需要认真面对
我的阅读“三不主义”
人生即修行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家族的百年史
——读赵国武长篇小说《嫩水东流》
 

□丁 利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一部小说就如一面在大街上走的镜子。我看赵国武的《嫩水东流》,他的镜子亦如静静流淌的嫩江水域,映照出一个家族百年来生活与奋斗的历史画卷,以及人与自然、命运斗争的悲凉壮歌。

透过江湾风生水起的这面镜子,我仿佛看到了英年早逝的乡土作家丁仁堂先生,在嫩江湾与渔民在渔船上谈笑风生的场景,他的嫩江三部曲,只完成一部《渔》,遗憾的是《船》《网》都留给了嫩江空濛的远方,赵国武等大安籍作家,跃跃欲试的笔耕,是否在填写这个空白呢?但愿是。

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时间跨度之长,人物矛盾之复杂,我认为这就是一部东北农村的百年发展史。小说结构布局缜密,叙述流畅自然,按着时间的跨度推进,将小说的细节渗透、延伸、深化、直至走向高潮。作者如何驾驭这样一个大的主题,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百年历程中遴选恰当的材料,让各时期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自然成为创作的难度和关键。

赵国武在嫩江湾土生土长,对两岸农村生活体验深刻,不然不会写出这样厚重的乡土篇章。正像著名作家铁凝所言:“我觉得一个小说作家,如果对乡村你不屑去了解,你可能写出漂亮的小说,但是你不会真正、刻骨铭心的了解中国这个民族和社会。”《嫩水东流》这部小说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前40年、建国初期30年、改革开放后30年。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件和社会运动为主要背景,以农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屈不挠的奋斗为主要内容,勾勒出了东北农村的百年发展史,鲜明的人物个性,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与艺术性,让我们看到东北农村百年发展的恢弘画卷和社会前进的脚步声。

在整部小说中,社会时代的变异,人物命运的走向,内心情感的微动,包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解放前,他把这一特殊时期细分为旧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及解放后的农村分为互助组、初级社、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与改革开放后分为几个阶段。作者巧妙地通过史实的铺陈、事件的佐证、矛盾的深化、人性的善恶,让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亲历感、亲切感和现实感,从中体验到社会发展的自然属性,从中感悟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小说的又一个可取之处,他不是面面俱到地铺陈和描述,而是选择了一个县——嫩水县;一个村——敖包屯;一家人——常家四代人的不同时期、不同遭遇、不同理念的奋斗,撑起了故事的骨架,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由于有村邻、朋友、家人的配合为辅助,让故事更曲折,更饱满,乡情、乡趣、乡音体现得淋漓尽致。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嫩水东流》的秘史在哪里?作者以嫩江畔敖包屯的地域风情为切入点,展开了全景式的扫描,极具嫩江文化的底蕴以及多民族杂居的文化融合。

嫩水东流,晨光闪烁。小说人物不管经历怎样的苦难,赵国武都给其底层赋予生机、希望和亮色。以人们逐渐走出迷蒙、彷徨和苦痛,选择新的生存道路为引擎,构勒出百年嫩江畔乡土大地激荡人心的发展画面。小说到处充满着朴素的喜怒哀乐,故事曲折,情节感人,融社会性、现实性、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部很耐读的农村题材小说。

应国武先生之约,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白天埋头重读陈忠实的《白鹿原》,晚上静坐观看电视剧《白鹿原》,这确实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期待赵国武先生也来读读,把下一部小说写得更精彩。

江水飞浪,《船》《网》迷茫,期待赵国武等大安作家不辱使命,健笔超群,续写出嫩江湾的鸿篇巨著。

我们站在江畔,翘首以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