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实习生 陈鑫源
“李书记是个好干部,他带领全村人都富了起来。”在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一提起李华靓,每个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百姓口中的每一句赞美,都是对李华靓工作的肯定,但他的成功实属不易。
早些年,李华靓卖过水果,做过传菜员,当过搓澡工,之后又回到家乡的黑土地,带着村民搞起农业合作社,共同走向致富路,把昔日的马场村变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马场村变化诠释出李华靓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一心为民的情怀。
2007年他成为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在上学时得知国家出台了扶持农村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他抓住机遇,大胆创业,拿着多方筹集来的140余万元,返乡创办了全街道第一家合作社——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彻底改变了马场村传统的农耕方式,形成了“推广农业机械化,统一购种,科学种田,供产销一条龙”的农民合作社生产模式。李华靓还带头成立晟华农资经销超市,保证村民用上放心种子、放心肥,降低了生产成本。
党员干部的务实,“实”在了工作成效上,也“实”在了百姓心窝里。
“李书记真抓实干,一心为我们谋福利。”合作社社员孙颜波喜于颜表,“以前秋收一人一天最多能收一亩地。现在合作社的大型收割机一天就能收两三垧地。空闲时我还在合作社管理院子,收入比以前翻了两番,这都得感谢李书记。”
经过几年的发展,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4户社员发展到300户,还成立了农机作业队、稻米加工厂、养猪协会、水稻高产栽培基地,成为当地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
脱贫致富,不是“砸钱”就管用,更需要动脑筋。为进一步拓宽水稻销售渠道,李华靓尝试推广“互联网+”营销模式,创办了双阳区第一家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吉林省晟华农村电商创业园。
如今,创业园已经成为双阳区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双阳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示范基地,还被双阳区委确定为双阳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党团共建基地。
多年来,李华靓带头示范,用真诚回报村民,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由他发起的“万亩鸭田生态水稻定制体验农场”项目解决了马场村110余人的就业问题。为解决村民饮水安全和出行难问题,他争取到“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还申请修建了8.5公里水泥路,在村里建设起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合作社办公室于一体的村民活动场所,让村民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李华靓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使他更坚定地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李华靓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很荣幸能被选为十九大代表,我是个农民,所以更关心‘三农’问题,我想的也是怎么回馈农民,怎么让他们的‘泥饭碗’变成‘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