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宣
党的十八大以来,白城经济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项目立区,工业兴区,商贸富区”发展战略,既突出“强区之本”,更突出“富区之源”,主攻大项目,开展大招商,培育大产业,做强大平台,攻难克艰,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全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努力建设美丽经开、和谐经开、幸福经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9亿元,比2010年的14.2亿元,增加2.5倍,年均增长23.7%。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1.3亿元,比2010年的6.1亿元,增加2.4倍,年均增长22.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0亿元,比2010年增加9倍,年均增长47.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84亿元,比2010年的0.44亿元增加6.9倍,年均增长41.5%。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比2010年的10.5亿元增加1倍,年均增长12.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主导产业优势凸显。五年来,全区已形成了以汽配、医药、能源、商贸流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工业总产值跃上80亿元台阶,增速位列全市第一,规上企业达到15户,新增5户。汽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汽配产业总量的60%以上。医药企业户数占全市的30%,百琦药业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前期,达效后将挤身大企业行列。能源工业中龙头企业——白城发电公司经过持续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和产能已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光伏发电快速崛起,京科等一批项目相继并网发电。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商贸物流、信息通讯等行业快速跟进,三产总收入年均增幅10%,限额以上企业达到15户,新增5户。2017年国内最大农机物流产业园建成运营,并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农机田间日活动,销售半径辐射东北全域。港原建材物流产业园年底竣工,总面积40万平方米,包括居然之家、浙江小商品城等十多个业态,填补了我市新兴业态空白,提升了产业发展的新水平。融展汽贸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0户,年销售轿车8000辆。白城欧亚购物中心经过2次扩建,商用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以上,成为全市最大的休闲购物中心。信息产业方面,中国北方云计算中心现已建成5A级标准机房,白城市公安、纪检、计生等本地机构,北京蓝汛、北京乐视、天津格锐思捷、网宿科技等域外企业,相继与白城联通开展业务合作。2016年风雷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我市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开放引进深度拓宽。经开区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全力以赴抓招商,坚持不懈上项目。坚定实施“攻央企、引龙头”战略,以主导产业为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加快同类项目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经开区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6个,规划总投资206.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规划总投资177.6亿元。金事达柴油机线束、恒维汽车铰链、通业汽车覆盖件模具及柴油机发动连杆、四季盛宝搬迁改造、发电公司太阳能发电及系列技改项目、宏达农机物流园、融展汽车贸易物流园、欧亚购物中心扩建、港原皮革城等重点工程陆续投产或部分竣工。先后引进投资27.8亿元建材家居、投资18亿元汽车融展等亿元以上项目96个,域外到位资金260亿元。德尔福、安费诺、国药、中电投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央企入驻,创造了工业90%以上的总量。欧亚集团、融展集团、港原集团等大型商贸企业入区投资,搭建了全区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框架。全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区呈现工业、商贸物流、建安房地产三业并举,齐头并进的喜人势头。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立足提升区域功能,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宜居环境,扩区以来,经开区自身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亿元,水、电、路、气、排污、信息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 高标准规划建设了3万平方米的四季广场、5.4万平方米阳光广场及原有的3.7万平方米吉鹤广场,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锻炼的最佳去处。随着瀚海名城、四季华城、锦东塞哥维亚、现代一品、鹤城一号等园林式小区的组团开发和推进,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功能品位和形象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按照全市“四城联创”总体要求,经开区落实启动了绿化亮化、环境卫生和老城改造三项工程。光明街、三合路等13条主次干路已完成改造顺畅通车;广电小区、中行小区等20个小区改造工程全部高标准完成,得到住户一致好评,共计完成投资3.48亿元。几年来,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35.81亿元,拆迁32.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住户近3000户;商业开发建筑面积35.2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7.24亿元。引进内蒙古源源集团组建京科热力公司,整合区域内供热网站,取消燃煤锅炉购买电厂热源,极大提升了市区供热效果,同时也使燃煤污染得以控制。目前已完成投资2.9亿元,铺装主管道24.6公里,供热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
——政务环境空前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打造重商、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建立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绿色通道制、全程代办制,开展微笑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实现了审批不出厅、办事不出区。开设微信服务平台,全天候24小时服务。已有13个市直部门进入政务大厅,为入区企业提供工商、土地、建设、环保等多项服务。定期征求意见,定期回访,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严肃处理和打击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案件和行为。截至目前,政务大厅累计办理各类证照50288余件,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各界一致好评,受到省市高度认可,先后被吉林电视台、城市晚报、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媒体转载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