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扬帆勇进破浪行
以只争朝夕冲刺攻坚的劲头
开创“四个洮北”新征程 为党的十九大献礼
“合作社+”令脱贫步伐铿锵有力
文化创意助发展
我市实施党员干部大培训
“三项工程”初显“四个转变”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社+”令脱贫步伐铿锵有力
——洮北区到保镇双龙村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薄秀芳

“去年,我自己在这儿干活,一年挣了2万多元钱。今年,我老伴儿也来了,到年底我们两口子就能挣到4万多元钱。我们都是60来岁的人了,要不是这养殖合作社安排我们,上哪能挣这么多钱啊!”在洮北区嘉明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毛驴饲养工作的村民杨志顺说。

可以说,洮北区嘉明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到保镇太平村脱贫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双龙村在包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确定了“发展产业脱贫、政策兜底脱贫、社会帮扶脱贫、党员帮带脱贫”的“四位一体”扶贫工作思路,决定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与太平村共同建立嘉明养殖专业合作社。他们以“合作社+”为脱贫模式,力争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

“合作社+”脱贫模式将贫困人口集聚到产业链上,因人而异,因人施策,促进贫困户增收,实行动态管理,实现脱贫目标。主要分为四个脱贫路径。一是技术支持型脱贫。合作社帮助有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发展庭院棚膜经济和养驴产业,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并回收产品。二是劳务输出型脱贫。合作社优先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入园区打工,每天每人工资不少于100元,促进贫困户增收。三是入股分红型脱贫。合作社接收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用扶贫政策(政府贴息贷款、奖补政策等)入股合作社,年底进行分红,确保贫困人口达到脱贫底线。四是政策兜底型脱贫。合作社对享有低保金和五保金的尚未达到脱贫线的贫困户,采取补差式帮扶,核算其政策性收入,不足部分由合作社进行补差,使贫困户达到脱贫线。

为了把项目抓好,实现脱贫目标,双龙村、太平村与洮北区嘉明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了三级合同约定,即东阿阿胶集团与合作社签订养销合同,合作社与村委会签订包保合同,村委会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合同。将双龙村和太平村贫困户全部纳入项目区帮扶脱贫,实现全覆盖。

洮北区嘉明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4月动工建设,如今,项目区总投资已达1100多万元,引进良种驴200多头,建设了5栋玉木耳大棚,种植了黄瓜、柿子、火龙果等各种蔬菜水果,去年年底就实现收入近70万元。2017年双龙村又在八间房屯新建了采摘园区,占地面积10公顷,总投资800万元,预计今年年底整个采摘园区纯收入将实现130万元。

双龙村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全村可利用庭院面积27万平方米,主要种植粘玉米、有机谷子、黄豆、土豆、大葱、花生等。同时试种了黑葫芦、黑柿子、黑萝卜3个新品种,效益非常可观。他们还以村为单位和白城天福公司、嘉明养殖专业社、洮儿河湾有机小米合作社签订了产销合同,保证了农户的销售渠道,确保经济效益。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双龙村投入资金1130万元,用于修砖建围墙近16000米,村村通水泥路12.2公里。他们还准备在村道路两侧安装路灯,种植绿化树,为村民修建室内厕所。为解决贫困户住房难问题,该村危房改造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到10月底,该村25户危房改造户将全部住上新房。

迈着铿锵有力的脱贫步伐,双龙村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