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宣
党的十八大以来,白城工业园区坚持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引领,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线,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实现了扩总量、优结构、增效益、大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形成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框架,为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一是经济增速稳步提升。到2016年末,园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2.3亿元,较2011年的10.85亿元净增11.45亿元,年均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71.1亿元,较2011年末的17.76亿元净增53.34亿元,年均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2亿元,较2011年的5.4亿元净增12.8亿元,年均增长30.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3.89亿元,净增70.25亿元,增长56%;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88亿元,较2011年的1.32亿元净增0.56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0.99亿元,较2011年的0.35亿元净增0.64亿元,年均增长26%。
二是主导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园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实体产业初具规模,现已形成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冶金工业、新能源装备制造、建材生产、汽车零固件生产、机械设备制造等六个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跃升”计划,其中,特色突出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冶金工业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产业。2016年,三个特色产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9亿元、12.4亿元、8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85倍、6倍和1.5倍,为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5.5%。全力推进“扶优扶强”和“助小助微”战略,规上企业达到41户。
三是招大引强成果丰硕。全区累计引进招商项目199个,计划总投资194.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08个,总投资164.39亿元,超亿元工业项目37个,总投资139.14亿元,外资到位完成6608.23万美元。引进了国药集团、华润集团、中材科技、华锐风电、鑫红钻等一批世界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和大型民企,奠定了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高载能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产业园区,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建成项目152个,工业用电量74190万千瓦时,拉动全市用电增长近20个百分点,为我市工业用电量在全省增速排位第一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发展扶持政策逐步健全。园区紧跟国家宏观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完善园区产业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扶持基金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综合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建立政策实施的决策咨询、调查研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政策执行保障制度,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园区共完成各类配套设施工程40余项,工程总投资2.34亿元。其中,道路建设与养护投入资金约600万元;完善了三期珠江路、云海街供电线缆及变压器等设施,投入资金约260万元;建设总面积为49680平方米的白城工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标准化厂房7栋以及2700平方米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总投资7100万元;“天鹅湖雨水综合利用”“友谊嘉园雨水综合利用”“园区污水管网改造”等海绵城市示范工程,总投资14862万元;改造了人文观光绿化带和重点街道绿化带,共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645万元。
三是灵活高效服务机制基本形成。园区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工商、税收、土地、环保等政府职能建设日臻完善,管理服务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建立了“项目包保责任制”“入园项目服务一站式”“企业家联席会议制”等服务体系和制度,开展包保助企等活动,帮助困难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亲商、安商、扶商的浓厚氛围。
大安全建设日趋完善
园区坚持“抓安全、促和谐”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大安全建设。一是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督、安全生产防控、公共安全保障、消防安全保障、环保安全监督五大安全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健全了安全生产网格工作机制,组织了 “百日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联检”等行动,52户企业落实网格化监管图板,47户企业完成达标评审。三是制定了《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办法》和《按法定程序分类处理信访案件有关事宜》,推行了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共受理信访案件百余件。四是加强城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城市综合管理投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制度、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管理力度,彻底改善了辖区整体环境。
社会民生事业扎实推进
园区坚持把知民、便民、为民、利民作为各项工作出发点,通过开展“微心愿”“微服务”“微交流”的“三微”服务,了解民情,贴近民众;以“小办公、大服务”模式,推进了“一站式”服务,并已初见成效;全力落实老城改造攻坚任务,友谊嘉园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开工;拆除各类违建194处,拆除率99.5%;加强小区物业的服务管理,辖区内生活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大力推进铁路三角线房屋征收工作,全面完成了D级危房和廉租房的房源分配工作;居民低保、民政救济、残疾人帮扶、劳动保障等实现了动态管理,弱势群体的救助机制正在完善。
展望未来,园区将牢牢把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历史机遇,凝心聚力,再创佳绩,在开发开放的道路上再创新的辉煌。